6年前大金率先延長保固期...其他業者紛加碼 一場餐敘促「回原點」
15家家用空調業者2022年遭公平交易委員會開罰1390萬元,起因6年前的一場餐敘,當時雅光公司董事長廖全平以「全國電器公會理事長」身分感謝同業支持公會舉辦的路跑、公益演唱會等活動,卻演變成業者着意聯合縮短空調保固年限,引發軒然大波。出席餐敘者,多爲總經理、董事長。
本案在臺北高等行政法院審理期間,經濟部2021年12月2日函覆各品牌官網目前空調保固時間全機保固約爲7年,也未收到業者提出修法建議或輿情反映。
日立、臺灣松下(Panasonic)、大金(DAIKIN)3品牌在我國家用空調市佔率合計七成三,2019年3月前,多數業者的全機保固年限爲3年、主機板7年、壓縮機10年,但同年3月,代理大金的和泰興業公司將全機保固年限調整爲5年,臺鬆、日立公司隨後加碼延長爲7年,和泰興業再宣佈調整爲8年。
其他業者見狀,也紛紛跟進,從同年4月起調整爲7年、甚至10年,部分業者乾脆把主機板、壓縮機年限也往上調。
遭處250萬罰鍰的雅光公司不服而提行政訴訟,臺北高等行政法院判敗訴,最高行政法院認爲雅光董事長廖全平時任全國電器公會理事長,卻主導議題,駁回上訴確定。
依雅光公司的說法,因「惡性競爭」將導致保固條件難以履行,15家業者在餐敘中才一致同意翌年起縮短爲3年。
雖然雅光表示2019年只賣出31臺空調,最高行政法院指出,若參與聯合行爲的公司市佔率不到一成,原則上推定不足以影響市場供需;但公司聯合行爲的內容如涉及限制商品或服務的價格、數量、交易對象,無論市場佔有率高低,都被認爲足以影響市場供需功能。
法院認爲15家家用空調業者的協議,將使消費者無法藉由業者保固條件的競爭,獲得更好的售後服務品質,也增加日後維修成本。示意圖/聯合報系資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