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金控獨董行情曝光 民營「地板價」較公股高3倍

▲富邦金外觀照。(圖/富邦金提供)

記者陳瑩欣/臺北報導

6家民營金控揭露獨立董事2024年薪酬,行情多在500萬元以上1500萬元,「地板價」爲350萬元,由於財政部所主導泛公股金控獨立董事採「按月固定領薪」、年薪僅約72萬元高出逾3倍以上,多名官股金控獨董私下抱怨,凍薪超過15年以上且距市場平均行情愈來愈遠,政府根本帶頭踐踏獨立董事的專業。

富邦金(2881)、玉山金(2884)與中信金(2891)等3家民營金控獨立董事中,共有7人薪酬超過千萬元以上,國泰金(2882)、國票金(2889)與永豐金(2890)獨立董事中共有6人去年薪酬行情落在500萬元以上至1000萬元之間,緊追在後。

財政部泛公股民營金控包括第一金(2892)、兆豐金(2886)、華南金(2880)、合庫金控(5880)尚未揭露年報與獨立董事薪酬,不過已有熟知公股人事的高層透露,過去15年以來泛公股給付獨董薪酬皆採固定計算,每月僅給5至6萬元,沒有其他獎金與分紅,百分百的公股金控如臺灣金控、土地銀行的獨立董事待遇僅3至4萬元,每位獨董年領約72萬元,「民營金控獨立董事狠甩我們好幾條街」。

有「看破」不願再擔任公股獨立董事的金融專家透露,公股金融機構獨立董事勞務與待遇長期遭到壓抑,大股東財政部並不願意正視這個問題。

金融圈主管透露,現行公股民營金控薪資標準,是依照民國99年財政部的規定支給標準,當時主管機關把公股金控董事當成公務員一般支給固定薪酬,好像每月給薪2、3萬元當作是兼職薪酬,是一種恩寵或賦予金融機構歷練,甚至不希望獨董多發言,只是聊備一格、充實董事會陣容而已,因爲年代久遠已不符獨董的報酬行情與現況。

可是現在時代不同了,在民營金控大幅給薪的對照下,公股民營金控的獨董責任重、會議多、審議久(開會動輒3小時以上)以及準備研讀資料多,加上公股金控近年來的發展榮景,不論在股本、營業收入、實際獲利、資產總值、股東報酬率、資產報酬率及每股稅後盈餘、股票市價等績效指標均有大幅度的成長,考量董事會的權利與責任對應比例原則,主管機關及公股金控實在應該適時調高獨立董事的薪資報酬及獎金比例,以符合金融市場水平與現況,不要與民營金控落差太大。

以開會次數來計算,公股民營金控的獨立董事,每一年董事會開會至少13、14次,加上審計委員會、薪酬委員會、永續委員會、風險管理委員會或誠信經營委員會等功能性會議合計至少20次以上。

另外,獨立董事與簽證會計師、稽覈部的座談會、再加上洗錢防制、金融消費者與公平待客、打詐防騙等專業培訓課程等必上講座課程,一年下來將近有至少有超過40次、3小時以上會議,再加上會議的會議資料蒐集、準備、問題詢答與後續追蹤,研讀董事會及審計委員會、薪酬委員會議程等會議資料,洽詢相關領域的專家業者及安排會議時間等,所投入的時間、精力與專業耗時甚久。

在獨董責任承擔部分,獨立董事與全體董事依照證券交易法要承擔財報不實等各項民、刑事責任,另外還要職司督導稽覈部的查覈缺失作業,在公股金控及公股銀行遇到重大偶發事件及重大申訴案件,也要擔負主管機關要求獨立董事擔當組成專案小組查覈以及究責、當責等重責,政府持股的公司獨立董事低薪並不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