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屆以來第四度 唐獎得主再奪諾貝爾化學獎殊榮
唐獎第六屆「永續發展獎」得主奧馬爾.亞基。取自唐獎網站
諾貝爾化學獎8日公佈得主,由唐獎第六屆「永續發展獎」得主奧馬爾.亞基(Omar M. Yaghi)與京都大學北川進(Susumu Kitagawa)、墨爾本大學理查.羅布森(Richard Robson)三人共同獲獎,表彰其在金屬有機框架(MOFs)領域的開創性貢獻。
這是唐獎得主第四度再獲諾貝爾殊榮,繼2014年唐獎生技醫藥獎得主詹姆斯.艾利森與本庶佑、2016年得主伊曼紐.夏彭提耶與珍妮佛.道納,以及2022年得主卡塔林.卡里科與德魯.魏斯曼分別於2018、2020與2023年陸續榮獲諾貝爾獎後,再次展現唐獎得主在全球學術領域的領航地位。
唐獎教育基金會執行長陳振川第一時間代表基金會與創辦人尹衍樑博士向亞基教授致賀,感謝唐獎評選委員會以獨立專業與前瞻視野,發掘對世界具有深遠影響力的科學家。亞基教授於2024年來臺參與唐獎頒獎典禮、得獎人演講、大師論壇與青年對談等活動,並在基金會安排下前往臺積電與工研院參訪,與產學界深入交流。
奧馬爾.亞基現任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化學系詹姆斯與內爾蒂崔特講座教授、柏克萊勞倫斯國家實驗室資深科學家及柏克萊全球科學學院首任主任,同時擔任巴卡學院共同主任與首席科學家,曾獲17國重要獎項並擁有60項美國專利。
亞基教授創立的「網格化學(Reticular Chemistry)」開啓材料科學新篇章,透過創新合成方法,將有機與無機單元以強鍵結構組成穩固多孔結晶,形成金屬有機骨架(MOFs)與共價有機骨架(COFs)。這些具高度可設計性的材料可有效捕捉並利用二氧化碳、氫氣、甲烷及水等關鍵氣體,爲能源、環境及水資源等永續挑戰提供革命性解方,對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貢獻重大。
在應用上,亞基教授帶領團隊將MOFs與COFs推向實用層面。其研發的MOFs容器可在常溫下將二氧化碳儲存量提升18倍,經修飾後更能從燃燒氣體中高效捕捉碳排,部分技術已在加拿大水泥廠導入使用。在甲烷儲存方面,MOFs容器在安全氣壓下可提升3倍儲存量;在氫氣儲存方面,MOFs與COFs能於77K與100大氣壓條件下安全保存12重量百分比的氫氣,爲潔淨能源發展奠下重要基礎。
面對全球缺水問題,亞基教授亦以MOFs材料開創「空氣取水」技術,只需一公斤MOF材料、藉日照即可從乾旱地區低溼空氣中凝聚出飲用水,其水質超越美國FDA與EPA標準。近年他更與通用電氣及新創公司合作,開發可攜式集水裝置,在沙漠地區每日能收集數百公升飲用水,實現「Water Independent」願景。他曾指出:「空氣中的含水量幾乎等於地表所有河流與湖泊淡水總量,若能運用科技取水,將能改變全球用水困境。」
在2024年10月於新竹中學舉行的「青年對談」中,亞基教授以〈破曉之水:從渴求到思索的旅程〉爲題,與230多位高中生面對面交流。他鼓勵青年勇於冒險、追尋熱情,並以自身經驗提醒:「非凡的事情往往源自平凡的開始。」他勉勵學子以正向態度超越環境侷限,從逆境中孕育創新,正如他以科學實踐永續的精神,爲人類創造更具韌性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