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個字釀司機、學生大亂鬥 KOL揭公車業沉重現實

桃園客運司機與學生在街頭爆發肢體衝突。(圖/翻攝自Threads)

桃園客運劉姓司機因質疑高中生逃票,遭另名學生回嗆,憤而動手痛毆,引發關注,長期關注交通平權的YouTuber「通勤者之歌」指出,可以理解成年人被未成年人羞辱時會產生情緒,但這是司機自找的,若原先態度良好,學生也不會氣到開嗆。他也感嘆,公車司機勞動環境差,持續不改善,駕駛跟乘客的衝突只會越來越多。

長期訴求交通平權的YouTuber通勤者之歌在粉專表示,一開始以爲是學生少投錢還罵司機,結果原來是另一個同學被質疑少投錢,司機連數都沒數就開始指責人,該名同學下車後,司機還在繼續碎念「我在做功德,很少跟低能兒講話」。

粉專指出,司機所說的話,不只侮辱了當事的學生,也是在歧視智能障礙的特教學生。而捱打的學生回嗆「數錢都不會,這輩子就這樣了」,其實也隱含對基層工作者的不尊重,不過再怎麼樣,這也不是使用暴力的理由。成年人被未成年人羞辱會有情緒可以理解,但是這是司機自找的,如果態度好一點,不要口出惡言先講別人低能兒,相信學生也不會這樣回嗆。

粉專分享,去年雲林也有一起司機毆打學生的事件,公車司機這個職業其實承擔了大衆運輸的往來,工作環境高工時、休假時間少、高強度,但並沒有得到應有的尊重。從目前缺司機的狀態,就顯示整體的勞動環境有多糟糕,客運公司難以維持司機的素質,也無法撥出資源去維持司機的心理健康。

粉專感嘆,若司機勞動條件再不改善,駕駛跟乘客的衝突只會越來越多,更嚴重的是,大衆運輸的發展若出現惡性循環,勢必造成更多私家車上路,造成更易塞、更危險的交通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