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歲華裔CEO救得了英特爾?外媒爆他晶圓代工計劃下一步
外媒指出,英特爾新CEO將堅持代工計劃。(示意圖/達志影像/shutterstock)
英特爾宣佈由馬來西亞籍的陳立武接任執行長一職,這位現年65歲的前董事、半導體老將,將肩負起領導英特爾度過晶片產業嚴峻挑戰的重任。陳立武表示,將延續前任執行長所推動的晶圓代工計劃,並強調從過去的經驗中汲取教訓,致力打造一個「全新的英特爾」。
美國財經媒體報導,英特爾週三(12日)任命陳立武爲新任執行長,他給全體員工的內部信中,概述其對這家深陷困境的晶片製造商的計劃,並表示將持續努力,打造英特爾成爲頂尖代工廠,並提供前所未有的客戶滿意度。這些指標將是英特爾重塑未來的關鍵要求。
英特爾的晶圓代工計劃造成公司鉅額虧損,並導致前執行長季辛格(Pat Gelsinger)下臺。由於投資人看好陳立武的接任CEO,帶動英特爾盤後股價狂飆逾10%。
堅持推動代工策略意味着英特爾將持續與晶圓代工龍頭臺積電競爭。臺積電目前在該領域佔據主導地位,爲輝達、蘋果和超微等客戶生產晶片。
英特爾一直以來爲自己生產晶片,而非幫其他客戶代工。該公司在產業中的優勢地位,仰賴尖端製造技術與自家設計產品的緊密結合,但這種優勢已顯著消退。臺積電在製程技術上已取得領先地位。
Raymond James分析師帕裘裡(Srini Pajjuri)表示,陳立武是否會分拆代工和晶片設計業務仍是懸而未決的問題。英特爾必須選擇採取此措施,或證明其有能力生產出更好的產品。
近日傳出臺積電、輝達、博通等公司可能成立合資企業接手英特爾的代工部門。川普政府成員也提出類似想法。不過,部分分析師認爲,臺積電剛宣佈擴大美國投資,推測公司目前並不打算實踐合資建廠構想。
即使堅持代工業務,英特爾也可能放緩製造業的擴張步伐。在季辛格離任後擔任臨時執行長的辛斯納(David Zinsner)表示,英特爾不會增加產能,除非市場需求強勁。
儘管英特爾維持現有工廠,包括遍佈俄勒岡州、亞利桑那州、新墨西哥州、愛爾蘭和以色列的據點,仍是一筆龐大的支出。英特爾去年虧損192億美元,且預計虧損將持續到今年9月當季。隨着資本支出和研究成本不斷攀升,英特爾的營收卻面臨下滑趨勢。
展望未來,陳立武未透露太多具體細節,但強調將創造「全新的英特爾」。他指出,公司將從過去的錯誤中汲取教訓,化挫折爲決心,專注行動,充分發揮英特爾的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