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萬股民慌了!歐菲光,又危險了?

2025年一季報落地,歐菲光(002456.SZ)64萬投資者估計又要心頭一涼。

淨虧損達到5895萬元。時隔7個季度後,再度單季虧損。

2020年,歐菲光被蘋果踢出供應鏈,此後三年虧損近百億,陷入生死危局。

2023年、2024年,公司恢復元氣,連續盈利。

而現在又陷入虧損,難道又危險了?

事實上,與其說歐菲光“又”危險了,不如說近些年歐菲光其實一直沒有徹底從危機中走出來。

先研究歐菲光今年一季度爲啥虧。

直接導致歐菲光虧損的,是來自聯營企業的投資虧損。

歐菲光2025年第一季度“對聯營企業和合營企業的投資收益”爲虧損4077萬元,而2024年一季度爲盈利233萬,差了4077+233=4310萬元。

要知道去年一季度歐菲光盈利也才1591萬,今年一季度少了4310萬,再加點其他雜七雜八,最終一季度虧掉5000多萬便不奇怪。

這個“聯營企業和合營企業”是啥玩意兒?

歐菲光2024年年報顯示其有5家聯營企業。2024年歐菲光“對聯營企業和合營企業的投資收益”虧損總額爲8873萬元,大頭來自“安徽精卓光顯”,確認投資損益虧損8377萬元。

“安徽精卓光顯”造成的投資虧損是歐菲光的老問題。2020年、2021年、2022年,“安徽精卓光顯”分別確認投資損益虧損3.73億元、3.16億元、3.73億元,不過2023年確認損益爲盈利2171萬元。

2025年一季報沒有具體說聯營企業虧損來自哪家,合理懷疑應該仍然是“安徽精卓光顯”。

這實際上就是歐菲光被蘋果踢出供應鏈的後遺症。2019年10月歐菲光設立了子公司安徽精卓光顯,又將南昌歐菲光科技注入安徽精卓光顯,而南昌歐菲光科技正是2020年7月份被美國列入“實體清單”的公司。

再之後,歐菲光置出安徽精卓光顯過半股權,安徽鼎恩受讓,於是安徽精卓光顯由全資子公司變成了聯營企業。

至於在安徽精卓光顯的投資未來會不會繼續虧損?現在誰也不知道,不過長期看,影響肯定越來越小。2020年歐菲光的長期股權投資中,安徽精卓光顯期末餘額(賬面價值)爲12.96億元,到了2024年已經僅剩下3.45億元。虧到後面,也沒那麼多可虧的了。

當然,如果公司自身盈利能力強,投資虧損個幾千萬,根本無傷大雅。

說到底,歐菲光自被蘋果踢出“果鏈”後,自身經營基本面一直未得到根本改善。

今年一季度營收48.82億,同比增長5.07%,但僅爲2019年同期45.81%。在製造業領域,收入縮水幾乎必然削弱盈利能力。製造業有所謂“賴特定律”,產量翻倍時,成本會下降15%,因爲前期投入會攤薄。反之,若產量和銷量下滑,平均成本則會上升。

事實上,這些年來,歐菲光主營業務始終未擺脫虧損困境。2023年和2024年,公司實現連續盈利要得益於“非經常性損益”,其中大量爲政府補助。若扣除非經常性損益,歐菲光在2023年和2024年的主營業務仍分別虧損2.93億、1272萬。

負債壓力也不容忽視。目前,歐菲光資產負債率已高達78.43%。今年一季度短期借款34.41億元,而賬面貨幣資金僅19.72億。過高的負債也會侵蝕公司利潤,2025年一季度,公司財務費用達到1.05億元,同比增長13.36%。

再看回款情況。近年歐菲光應收賬款居高不下,2023年、2024年應收賬款佔營收比重分別爲37.32% 和35.87%。而對比被蘋果踢出“果鏈”前的2018年到2020年,均在20%左右。說明蘋果作爲客戶,賬期短且回款及時。

如今,歐菲光主要客戶已由蘋果轉爲國內品牌,但近年國產手機廠商內卷競爭加劇,供應商也在卷。歐菲光目前的生存狀態,正是行業狀況的縮影。

離開 “果鏈” 已經5年,歐菲光雖得以存活,但處境依然艱難。用公司掌門人蔡榮軍的話說,就是 “倔強地活着”。

如何真正“破局”?不僅是歐菲光需要思考的問題,也是在 “關稅戰” 背景下,所有消費電子企業,乃至以往依賴境外市場的企業都得直面的考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