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歲以上易致死 慢性阻塞性肺病 極端氣候威脅大
在極端氣候影響下,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易發病,致死風險也提高。(示意圖。圖:shutterstock/達志)
臺北醫學大學研究發現,在極端氣候影響下,過高、過低氣溫會增加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發病及死亡風險,尤其極端高溫環境下,女性患者更成了高風險羣。
根據國民健康署資料,慢性阻塞性肺病和氣喘都屬於慢性呼吸道疾病,前者是一種呼吸道長期發炎,導致無法恢復之呼吸道阻塞,使氣體無法暢通進出。
臺灣一年逾5000人因COPD死亡,由於肺部氣體交換功能不良,患者往往出現「咳、痰、悶、喘」症狀,其中9成因吸菸引起。一旦罹患COPD,可能伴隨心血管疾病、骨質疏鬆、糖尿病、肺癌等共病。
北醫大胸腔醫學研究中心副主任莊校奇率研究團隊發現,在極端高溫環境下,COPD患者發病和死亡風險增加1.16倍,女性族羣的風險又略高於男性;極端低溫威脅更大,發病風險提高1.47倍、死亡風險提高1.32倍。
60歲以上患者在面對極端氣溫變化時,更容易發病甚至致死。莊校奇表示,COPD已成全球主要死因之一,也名列國人10大死因,和長期吸菸或空氣污染等因素相關,醫療、公衛體系應針對不同地區及族羣發展更精準的防護措施,協助維護民衆健康。
民衆面臨天氣劇烈變化,也要提高警覺,無論夏季或冬季,外出時配戴口罩可避免曝露於PM2.5,年長者應留意早晚溫差,做好防護措施。
★《中時新聞網》:吸菸有害健康 中時新聞網關心您!戒菸專線:0800-6363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