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歲病患拔鼻胃管「卡卡」…竟在肚內打結 醫師:別硬拔

醫師吳明駿提醒,插入與拔除鼻胃管是侵入性醫療行爲,民衆切勿自行處理避免受傷。圖/臺中醫院提供

臺中一名60歲女患者腦部術後插鼻胃管餵食,經吞嚥復健治療後,醫療團隊準備拔除鼻胃管時覺得「卡卡」拔不出,經檢查發現她的鼻胃管竟在胃內打結了,立即以無痛胃鏡輔助異物夾解開管路,順利拔管,避免強行拔除造成食道與胃部撕裂傷。

臺中醫院肝膽腸胃科醫師吳明駿提醒,鼻胃管依照材質不同約二到四周就應更換,如移除時遇到阻力或病人感到不適,切忌硬拔硬扯,應立即就醫尋求醫師協助,才能避免不必要的傷害。

吳明駿說明,這名女患者因動脈瘤破裂接受腦部手術,術後恢復良好,但吞嚥功能受損無法以口正常進食,所以接受吞嚥訓練復健治療,經過一個月治療,終於可以安全地從嘴巴進食。

女患者在拔除鼻胃管的時候,感到上腹疼痛不適,且有非常大的阻力;醫療團隊因擔心鼻胃管放置產生相關的併發症,立即幫女患者照一張X光,才發現鼻胃管在胃裡打結了。

經醫師跟患者與家屬說明,女患者接受無痛胃鏡檢查,吳明駿利用異物夾將打結的鼻胃管解開拉直後,順利移除鼻胃管。

吳明駿說,鼻胃管灌食非常普遍,可提供營養不良,或是有吞嚥困難,及重症病人所需腸道營養。

他說明,鼻胃管放置看似簡單,但仍潛藏危機。比如誤置入氣管可能導致吸入性肺炎,誤入顱內或脊髓會造成腦損傷,放置或拔除不當恐造成鼻黏膜和食道損傷;另鼻胃管照顧過程,可能因人爲疏忽導致病人嘔吐,產生吸入性肺炎,甚至是灌食速度過快,產生的消化不良或是腹瀉。

吳明駿說,鼻胃管在胃或食道打結,臨牀上不常見,文獻上只有零星的個案,發生原因主要跟放置時間過久,放到胃裡的長度過長,或是經常移動鼻胃管的位置,以及接受過切胃手術等因素有關。

▪ 免稅額、扣除額怎用最省?2025報稅不求人 新手也能輕鬆掌握 ▪ 租屋族報稅新制:房租支出納入特別扣除 最高可扣18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