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底提報 吉安爭取設太魯閣族聚會所
花蓮縣吉安鄉公所規畫在干城村博愛新村部落建置鄉內首座太魯閣族部落聚會所,同時參酌族人意見修正工程計劃,預計5月底提報中央爭取經費。(吉安鄉公所提供/羅亦晽花蓮傳真)
花蓮縣吉安鄉內原住民人口約1萬5000人,以阿美族最多、太魯閣族其次,不過,鄉內目前僅有阿美族部落聚會所,鄉公所考量太魯閣族人也需要祭儀場域,規畫在干城村博愛新村部落設置多功能部落聚會所,經參酌族人意見修整計劃之後,預計於5月底向中央提報爭取建設經費,盼儘快完成鄉內首座屬於太魯閣族的部落聚會所。
博愛新村部落位在吉安鄉干城村內,居民多爲秀林鄉銅門、榕樹部落因1990年歐菲莉颱風後遷徙的太魯閣族人,至今已深耕地方20餘年,由於鄉內沒有專屬太魯閣族祭儀、文化傳承與社區凝聚的友善空間,鄉公所爲此規畫在博愛新村部落設置1座能結合祭儀、文化教育、公共服務與長照健康功能的多功能部落聚會所。
鄉公所說明在博愛新村部落建置太魯閣族部落聚會所的原因指出,鄉內公有土地較少,便選擇在部落活動中心前廣場空間興建,不過爲讓部落聚會所建設更貼近族人需求,日前也在部落舉辦說明會,和族人討論、交流工程內容、建設願景。
鄉公所表示,族人較關切部落聚會所未來使用的安全性與文化象徵性,因此新建工程計劃將充分參酌部落會議的意見修正,預計在5月底前提報給原住民族委員會,爭取後續工程建設經費。
鄉公所說,雖然鄉內太魯閣族部落聚會所建在博愛新村部落,不過其他部落的族人、族羣也都能使用。
鄉長遊淑貞強調,部落公共建設應朝向百年設計考量展開規畫與鋪陳,感謝參與討論的族人提供寶貴意見,讓地方建設更貼近部落需求,未來鄉公所會持續強化與部落的協作關係,打造宜居、永續的原鄉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