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5萬人」 習近平邀美青少年赴華成大外宣工具?
圖爲去年訪華的美國中學生。(中新社)
爲修復中美關係,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2023年11月提出,5年內邀請5萬名美國青少年到中國交流。但據參與這類交流的美國學生反映,這些活動偏重宣傳,他們看到的是人爲控制及被粉飾的景象,且曾被中國媒體反覆引導回答官方想要的答案。
中央社引述美國之音報導,2024年8月,美國杜克大學60多名學生與幾名哥倫比亞大學及密西根大學學生一同前往崑山杜克大學,參加江蘇省政府外事辦與校方合辦的「美國高校大學生江蘇交流營」。這些美國學生活動期間費用全免,每人還能拿到2000美元(約1.4萬人民幣)支付往返機票。
報導指出,參加這個交流營的杜克大學學生,在啓程前並未聽說過習近平這項「5年5萬人」的倡議,也不知道自己參與的交流活動會是這項倡議的一部分。
杜克大學學生凱博(Kyle Abrahm)表示,許多團員是第一次去中國。啓程前,大家除了希望吃到正宗的中國菜外,也預想能看到中國民衆開放、興奮、充滿活力的一面。但當他看到行程表和其他相關資訊後便意識到,這項行程很明顯將更偏重宣傳。
凱博指出,團員們去的每個城市都有一些創新博物館,館內一塵不染,他們更是館內「除了導遊之外僅有的活人」,那時他便感覺到,這有點像是人爲製造的和控制的,因爲團員們沒有體驗到任何文化上的東西,得到的是「(北京)政府試圖向我們展示的東西」。
他說,在這次的交流營中,除了看到被粉飾的景象外,中方的講解員總是圍繞着中國的優勢、韌性、創新作爲話題,他感覺,說的就像美中之間的競爭。
報導指出,許多團員表示,雖然事前知道會有媒體拍攝,但他們沒有想到,一下飛機就受到央視及江蘇地方媒體的「包圍」和「突襲」,這樣不停地被媒體包圍堵截,讓他們想逃離現場。更沒想到的是,中國媒體想方設法地讓美國學生說出誇讚中國的話。
報導指出,包括杜克大學在內的多所美國知名大學,今年5月又將派遣數十名美國大學生前往中國參觀交流。美國俄亥俄州萊特州立大學教授歐斯本(Evan Osborne)認爲,中國「5年5萬人」的倡議存在根本性的問題,減少媒體跟拍的程度並不能改變項目的本質。在他看來,整個活動就是中國的「大外宣對美國學生的洗腦」。
圖爲去年訪華的美國中學生。(中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