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名遊客長城刻劃被大屏公示,面對不文明行爲湖南景區出招:勸爲先、防爲主,設特定位置滿足遊客留痕心理

8月10日,北京八達嶺長城檢票口前,一塊巨大的電子顯示屏吸引了不少遊客駐足。屏幕上滾動播放着5名遊客在長城刻劃的違法行爲——今年5月,他們因在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亂刻亂畫,被公安機關處以5日拘留並罰款200元。這一處罰結果,也以電子屏的方式公開展示。

如此“硬核”的執法手段,在網絡上引發了激烈討論:這是否過於嚴厲?是否侵犯隱私?又是否值得在全國推廣?記者採訪湖南多地景區,瞭解到湖南景區的應對方式雖各有不同,但同樣將文明旅遊作爲一道“必修課”。

【律師說法】景區公開有度,完全合法

北京八達嶺長城景區的做法是否合法?湖南朝昇律師事務所律師劉朝權表示:“北京八達嶺長城景區的做法完全合法。”

劉朝權介紹,《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六十三條明確規定,對刻劃、塗污或者以其他方式故意損壞國家保護的文物、名勝古蹟的,可處警告或200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處5—10日拘留,並處200—500元罰款。“作爲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對長城的刻劃行爲顯然已構成違法,公安機關對涉事遊客處以5日拘留並罰款200元,符合法律裁量標準。”劉朝權說。

此外,2020年實施的《八達嶺長城景區破壞文物行爲懲戒辦法》也明確規定,可將破壞文物的遊客納入“黑名單”,並限制購票參觀。這爲電子屏公示提供了具體的制度依據。

劉朝權向記者介紹:“在隱私保護上,景區公示的信息經過脫敏處理,僅保留性別、籍貫、違法時間及處罰結果,未涉及全名、身份證號等個人敏感信息,符合法律對‘必要範圍’的要求。”

【湖南景區】勸爲先、防爲主,設置特定位置滿足遊客留痕心理

記者瞭解到,與北京八達嶺長城‘拘留+公示’的硬性執法相比,湖南更多采取勸導、預防和參與式活動等柔性管理,減少矛盾衝突,讓文明旅遊成爲遊客自覺行爲。

張家界天門山景區每天迎來成千上萬的遊客。高山之上,防火、防垃圾是首要任務。天門山景區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在天門山景區,不文明行爲中最常見的是隨地抽菸和亂丟垃圾。對此,景區在入口處設立專門檢查點,明確提醒遊客不得攜帶火種上山,同時在安全區域設置吸菸區,並安排巡邏人員及時勸阻。

“我們更多是預防,先把風險關在門外。”景區工作人員介紹。爲減少垃圾,有綜藝節目特別來到天門山錄製,明星藝人實地體驗“懸崖清潔工”,以直觀方式呼籲遊客愛護環境。至於自然景區內的亂刻亂畫,天門山另闢蹊徑——在特定位置設置“心願樹”,供遊客留下願望和署名,既滿足留痕的心理,也避免了對自然景觀的破壞。

“園區設有文明遊園的指示牌,安保人員巡邏,志願者文明勸導等。我們把更多的重心放在勸阻和預防不文明行爲的出現上。”長沙生態動物園科普宣傳部工作人員姚瑤告訴記者,“拍打玻璃和自帶食物投喂是動物園裡最常見的不文明行爲,往往難以發現和完全遏制。”

“我們景區出現比較多的不文明行爲主要是隨意攀爬雕塑、欄杆等設施。景區管理方的應對措施很直接——加強巡邏。一旦發現遊客攀爬,工作人員會立刻上前勸導制止。”在長沙橘子洲景區,勸阻同樣是面對不文明行爲的主要手段,景區辦公室馮主任介紹,“這種‘當場勸、現場止’的方式雖然需要耗費大量人力,但效果顯著。”

【提醒】涉及文物保護,可依照法律進行處罰

與長城同屬於名勝古蹟的岳陽樓在對不文明行爲的制止方面也別有方法。

岳陽樓景區將文明旅遊融入日常運營。從業人員不僅是導覽員、安全員,還身兼保潔員、勸導員和救護員,形成“五員一體”的服務體系。景區每日安排巡查人員在園區內巡迴,不僅關注遊客安全和環境衛生,也會第一時間制止不文明現象。

“最常見的是遊客在休息設施上隨意躺臥,還有垃圾隨手亂放。”景區相關負責人坦言,除了勸導,景區也會加大自身清掃力度,減少垃圾存留時間。同時,通過蓋章打卡等互動活動吸引遊客注意力。

“讓遊客的注意力更多地放在對景區的體驗上,有效地減少了亂寫亂畫等不文明行爲。”岳陽樓景區辦公室工作人員介紹。

劉朝權說:“湖南的柔性管理並不意味着我們缺乏法律手段,在涉及文物保護的情況下,同樣可依照法律進行處罰。”

文明旅遊,不僅是景區的責任,也需要每一位遊客共同維護。正如一位景區管理人員所言:“文明不是約束,而是讓更多人能夠享受美景、留住美景的通行證。”

全媒體見習記者 宋科鋮

微信改版了

現在刷到我們的推文全憑緣分

拜託大家把三湘都市報“設爲星標”

讓我們的緣分更深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