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名記者遇難!有人在以軍襲擊中“被炸成碎片”
來源:新華國際頭條
卡塔爾半島電視臺和加沙地帶醫療部門消息人士10日說,以色列軍隊當天襲擊了加沙地帶醫療機構希法醫院前的記者帳篷,導致半島電視臺5名記者身亡。以軍隨後承認打死一名半島電視臺記者,指稱他與巴勒斯坦伊斯蘭抵抗運動(哈馬斯)有關聯。
圖爲事發現場
據半島電視臺報道,該臺記者阿納斯·謝里夫和其4名同事在以色列對加沙的襲擊中遇難。
希法醫院負責人穆罕默德·阿布·薩爾米亞告訴新華社記者,5名巴勒斯坦人在以軍的襲擊中喪生,包括半島電視臺記者和攝影師。
巴勒斯坦民防部門消息人士告訴新華社記者,以軍襲擊時直接瞄準記者在希法醫院前搭設的帳篷,有人“被炸成碎片”。
以色列國防軍稍後發表聲明,承認他們在對加沙城發動的一次襲擊中打死阿納斯·謝里夫,稱他與哈馬斯有關聯,“僞裝成半島電視臺記者”。
聲明稱,阿納斯·謝里夫是哈馬斯“一個行動小組頭目”,負責推進針對以色列平民和以色列國防軍部隊的火箭彈襲擊。
聲明還稱,發現的一些文件顯示,阿納斯·謝里夫與哈馬斯有聯繫。這些文件包括“人員名冊、恐怖分子培訓課程清單、電話簿和工資文件”。
但半島電視臺援引加沙地帶作家兼分析師穆罕默德·謝哈達的話報道,“沒有證據表明謝里夫參與了任何敵對行動”。
身亡前不久,謝里夫在社交媒體上發佈了一段視頻,顯示加沙的夜空被轟炸照亮,爆炸聲不絕於耳。“無情的轟炸。”他寫道,“兩個小時以來,以色列對加沙城的侵略愈演愈烈。”
謝里夫家屬在謝里夫社交媒體賬號上發佈其遺言說:“這是我的遺囑,也是我最後的留言。如果這些話傳到你耳中,那就說明以色列已經成功殺了我,並讓我噤聲。”
謝里夫家屬在謝里夫社交媒體賬號上發佈其遺言
自2023年10月7日新一輪巴以衝突爆發以來,半島電視臺持續抨擊以軍行動。以政府指責半島電視臺偏袒哈馬斯並煽動針對以色列的行動,於2024年5月關停卡塔爾半島電視臺在以色列的分支機構,並禁止其頻道在以播放。
記者:何夢舒
延伸閱讀
多國要求以色列撤回“接管加沙城”計劃
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推出的“接管加沙城”計劃雖然獲得安全內閣的批准,但引發國內外普遍強烈不滿。
當地時間9日晚,數以萬計的民衆聚集在特拉維夫等城市舉行集會,對該計劃表示抗議,甚至呼籲舉行全國罷工。而在以色列執政聯盟內部,一直力主擴大加沙戰事的極右翼政治勢力也表達反對意見,認爲內塔尼亞胡的計劃“力度不夠”,敦促對巴勒斯坦伊斯蘭抵抗運動(哈馬斯)採取更強硬措施。
10日,英國、丹麥、法國、希臘和斯洛文尼亞在聯合國安理會發表聯合聲明,強烈譴責以政府進一步擴大軍事行動的決定,並呼籲以方立即撤回該決定。以色列《國土報》稱,內塔尼亞胡已完全失去控制,正在不顧一切實現其目標——通過發動一場永遠的戰爭來繼續掌權。
以色列團體呼籲總罷工
《以色列時報》報道稱,9日,抗議者在特拉維夫、耶路撒冷等數十個地點舉行集會,這是數月來以色列爆發的最大規模抗議活動之一。代表大多數被扣押人員家屬的團體“人質和失蹤人員家屬論壇”當晚發表聲明說,超過10萬人參加了遊行集會。報道稱,在特拉維夫以色列國防軍總部附近舉行的抗議活動中,集會者敦促以軍士兵拒絕參與擴大的戰事。此外,代表被扣押人員家屬和陣亡士兵家屬的團體10日呼籲8月17日舉行總罷工。
以色列國內爆發大規模抗議
8日,以色列安全內閣批准總理內塔尼亞胡關於“擊敗哈馬斯”的計劃,以軍準備接管加沙地帶北部的加沙城。安全內閣還通過了一系列結束加沙戰爭的原則,包括實現該地區非軍事化,並建立一個“既不是哈馬斯也不是巴勒斯坦民族權力機構”的新政府。以色列軍方表示反對,稱此舉將危及剩餘被扣押人員安全,給以軍士兵帶來不必要的危險,並加劇加沙的人道主義危機。
一直力主擴大加沙戰事的極右翼政治勢力也對內塔尼亞胡不滿。以色列財政部長斯莫特里赫9日晚發表公開聲明稱,他認爲總理再次選擇了老一套做法,發起軍事行動僅僅是爲了向哈馬斯施壓,迫使其達成協議,而如果哈馬斯同意協議,以方將停火撤軍,並允許哈馬斯恢復實力。以色列公共廣播公司報道稱,在此前召開的安全內閣會議上,斯莫特里赫甚至威脅要推翻政府,重新舉行選舉。
同樣屬於極右翼的以國家安全部長本-格維爾10日對以色列媒體表示,他希望佔領整個加沙地帶,並在下次內閣會議上呼籲內塔尼亞胡立即採取措施“推翻巴勒斯坦民族權力機構”。
內塔尼亞胡在10日的新聞發佈會上,爲“接管加沙城”計劃進行辯護,稱以色列並非希望佔領加沙,而是希望將加沙從哈馬斯手中“解放出來”,同時承擔“壓倒一切的安全責任”。他堅稱,該計劃是結束戰爭的最佳途徑,也是最快途徑。
巴民族權力機構或迎重要變革
總部位於英國的《新阿拉伯人報》10日引述巴勒斯坦官員的消息獨家報道稱,巴勒斯坦民族權力機構領導層正認真考慮將該機構轉變爲國家,並由主席阿巴斯在今年9月舉行的聯合國大會期間宣佈這一決定。
報道引述國際關係學者佈德維的觀點認爲,將巴勒斯坦民族權力機構轉變爲國家是一項“象徵性舉措”,既蘊含機遇,也存在風險。他強調,以色列的反應可能會很極端。
上述巴勒斯坦官員則表示,該決定的政治意義體現在巴勒斯坦國的實際建立得到國際社會的持續承認,防止加沙地帶被分離或被以任何方式區別對待,“這意味着不讓以色列政府掌控巴勒斯坦土地的命運”。
對於以色列“接管加沙城”的計劃,英國、丹麥、法國、希臘和斯洛文尼亞10日發表聯合聲明,警告這一計劃可能違反國際人道主義法,並將進一步危及加沙平民和被扣押人員的生命,惡化人道主義危機。巴林、埃及、印度尼西亞、約旦等23個阿拉伯和伊斯蘭國家以及阿拉伯國家聯盟和伊斯蘭合作組織9日的聯合聲明也指出,以色列的計劃“危險且不可接受”。
9日,英國倫敦爆發一場大規模示威活動,旨在抗議英國政府將支持巴勒斯坦的抗議組織“巴勒斯坦行動”列爲被禁組織。
據巴勒斯坦通訊社9日發表的聲明,阿巴斯稱該計劃“構成了新的罪行”,強調“必須讓巴勒斯坦國承擔其在加沙地帶的全部責任,並立即實現永久停火,釋放被扣押人員”。
美媒:“接管加沙城”只爲內塔尼亞胡服務
內塔尼亞胡7日接受福克斯新聞頻道採訪時說,以色列計劃將加沙地帶的治理權轉交給“阿拉伯的力量”。卡塔爾半島電視臺稱,埃及和約旦等國明確反對以色列將阿拉伯國家作爲“安全代理人”,強調任何治理方案必須基於巴勒斯坦的民族自決權。英國“中東之眼”新聞網引述阿拉伯國家官員和地區問題專家的分析稱,阿拉伯國家普遍擔憂參與以色列主導的加沙地帶安全安排,會削弱巴勒斯坦民族權力機構的合法性,並被視爲對以色列佔領的間接承認。
以色列《國土報》10日發表評論稱,如果內塔尼亞胡想要佔領加沙,將面臨兩個主要困難:第一是美國要求以色列必須採取人道主義措施,例如大量輸送援助物資,謹慎轉移加沙城及其附近的近百萬人口,而這個過程需要很長時間,並需要其他國際組織的協同配合;第二是以軍需要徵召大量預備役士兵,據稱數量將達到12萬至25萬之多,但由於戰爭持續時間太長,多數預備役軍人已多次服役,越來越多人選擇拒絕服役。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9日評論稱,內塔尼亞胡“接管加沙城”的計劃只爲其本人服務:爭取更多時間,避免在全面停火與全面軍事升級之間作出選擇,也規避了全面解救被扣押人員和滿足其執政聯盟要求之間的矛盾,是內塔尼亞胡又一次經典的“拖延”戰略。這一切只是爲了他自己的政治生存,但將給加沙民衆和以色列被扣押人員帶來傷害和苦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