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智慧醫療走進偏鄉 用AI為眼部黃斑部病變、PTSD患者看診

數發部長黃彥男今(6)日至高雄市茂林區衛生所,視察由電信業者建置研發的「5G遠距診療平臺」。記者馬瑞璇/攝影

數發部長黃彥男今(6)日至高雄市茂林區衛生所,視察由電信業者建置研發的「5G遠距診療平臺」,瞭解偏鄉數位服務的運作情形與成效。黃彥男表示,透過5G通訊結合AI(人工智慧)智慧診療平臺,偏鄉居民無須長途奔波,也可獲得與都會區同等水準的醫療照護,實踐「以網路取代馬路」,打造真正「零距離」的健康照護。

對於偏鄉、山區居民來說,要到城市看病一趟不容易,往往需要一天時間來回奔波,所花時間、金錢都相當龐大,也正因如此,過去,許多偏鄉居民延誤了治療的黃金時期,使得病情加重。

舉例來說,糖尿病患者有時候會引起眼部黃斑部水腫,嚴重時,甚至會失明,過去,許多偏鄉民衆即使眼睛不舒服,也沒有赴大醫院觀看,影響了黃斑部治療進程、造成失明。5G、AI眼底鏡走進偏鄉之後,可及早爲偏鄉長者做眼部檢查,及早發現病情、及早治療。

5G、AI除了可以提供耳鼻喉科、眼科、皮膚科遠距診療服務之外,現在也可以進行數位心理治療,偏鄉憂鬱症、PTSD(創傷後症候羣)患者無需跑一趟大醫院,也可以運用遠距診療,及早針對病情進行治療。

數發部說明,「5G遠距診療平臺」由遠傳電信與國內多家醫療院所共同開發,利用「5G商頻網路」及「5G專頻專網」技術,建置全國醫療機構視訊會診及門診服務,並與國家衛生研究院生醫工程與奈米醫學研究所合作,導入AI智慧判讀機制,整合5G遠距診療平臺,讓醫療資源突破地域限制。

數發部成立以來,致力強化數位韌性與普及通訊服務,透過修正頻率使用費收費標準,鼓勵電信業者投入創新多元應用服務。高雄市茂林區的5G智慧醫療應用,即是在穩固的基礎網路建設、公益政策的落實下,實現讓每個居民都能共同享有優質的醫療服務。

目前5G遠距診療平臺已擴展至全國15縣市、56個鄉鎮,涵蓋多數山地與離島地區的衛生所,累積服務人次突破6萬。平臺透過穩定的5G連線能力,擴大跨院會診能力,使高品質的醫療資源及服務觸及偏鄉角落,實現全民共享的健康照護網路。

數發部強調,科技創新應落實在日常生活中,爲全民所用、所享,特別是在偏遠與高齡地區,數位應用是縮短城鄉資源落差的關鍵解方。未來,數發部將持續與各界合作,透過政策引導業者,擴大5G服務的多元應用,體現「連線不只是上網,而是生活改善」,落實數位平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