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個步驟」教你走出舒適圈 當感到害怕代表你正在突破自己

▲跨出舒適圈其實並不難。(圖/翻攝自FB/tvN Drama,以下同)

記者曾怡嘉/臺北報導

金鐘獎拿下迷你劇集(電視電影)女配角獎的李沐發表感言時和自己喊話::「會怕是正常的,不要因爲這樣選擇輕鬆、容易走的路。」這句話真的發人深省,大部分的人多安於現狀,想要挑戰但卻也害怕失敗,若你也裹足不前,以下5個步驟教你邁出舒適圈。

1.問自己「我想成爲怎樣的人」?

安於現狀雖然安穩,但卻也容易停滯,想要跨出去第一步請先問自己,我想成爲怎樣的人?而不是如果失敗的話怎麼辦,改變思維讓你會從避免痛苦轉爲追求進步。

2.設定有點緊繃但可達成的目標

曾有心理學家建議,最能促進成長的目標是那種讓你有點緊張卻可達成的挑戰,這個目標不需要一步到位,而是設定一個自己應該能達成的目標,這樣的小小挑戰能夠鞭策你進步,但卻不至於太難而讓你想逃避、崩潰。

3.想像成功情境就能減少恐懼

心理學上有一種「想像練習」,這個練習能有助降低行動焦慮,可以試着閉上眼,想像自己完成挑戰時的畫面與感覺,這份成就感會讓你更有動力行動。

4.寫下目標並和朋友分享

把目標寫下來,就是從「想」變成「做」的關鍵,研究證實,若能朋友或是信任的人分享,更能增加執行力,因爲一旦被看見,你就會更願意負責任去完成。

5.勇氣不是沒有恐懼,而是即便恐懼也願意前進

當你感到害怕時,代表你正在靠近「突破自己」,每一次的努力,都是讓自己能變得更強的機會,有時候設立一個大膽的目標,不是爲了想立刻成功,而是爲了讓自己成爲勇於挑戰、持續進化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