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5投保日|證監會副主席陳華平:切實增強投資者信任和信心
新京報貝殼財經訊(記者胡萌)5月15日,證監會副主席陳華平在2025年“5·15全國投資者保護宣傳日”活動上致辭表示,保護投資者,特別是中小投資者合法權益是證監會最重要的工作和核心任務,是資本市場工作政治性、人民性的集中體現。下一步,證監會將不斷健全投資者保護長效機制,切實增強投資者對資本市場的信任和信心。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引導上市公司回饋投資者
進一步推動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從根本上夯實投資者權益保護的基礎。陳華平指出,投資者權益的有效保護,必須建立在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的堅實基礎上。證監會將繼續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引導上市公司積極主動運用現金分紅、回購註銷等方式回饋投資者,切實提升投資者的獲得感。
數據顯示,近期,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5400多家披露2024年年報的上市公司中,近七成宣佈分紅,合計分紅金額2.39萬億元,再創歷史新高。
最高人民法院與證監會將聯合發佈重磅文件
優化完善投資者保護制度機制,築牢投資者保護的制度根基。陳華平指出,法治是資本市場的根基,發揮着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作用,是投資者合法權益保護的重要支撐。
“今天,最高人民法院與證監會將聯合發佈《關於嚴格公正執法司法 服務保障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進一步強化司法與行政協同,加強投資者權益保護,助推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陳華平指出,同時,爲進一步提高證券期貨立法的科學性與民主性,證監會建立了重大政策法規制定修改的中小投資者保護審查機制,明確在規則制定修改中充分聽取廣大投資者特別是中小投資者的意見,提升制度規則的透明度和公平性,並擬建立資本市場基層立法聯繫點,常態化開展聽取投資者意見建議等工作。
着力解決基金旱澇保收等問題
推動證券基金機構高質量發展,提升投資者服務水平。“近日,證監會發布《推動公募基金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市場反響很好。”陳華平指出,下一步要抓好落實,強化基金公司與投資者利益綁定,着力解決基金“旱澇保收”等問題,豐富與中小投資者風險承受能力相適配的產品,高質量服務居民財富管理的需要。同時要壓實證券公司和銷售機構等主體的責任,督促提升治理水平和合規風控能力,持續優化投資者服務,嚴格落實投資者適當性制度,使投資者更加充分了解產品風險、審慎作出投資決策,倡導理性投資、長期投資。
重拳整治非法薦股等違法活動
依法從嚴打擊證券期貨違法活動,爲投資者營造安全的投資環境。陳華平強調,證監會將依法從嚴打擊證券期貨違法活動,爲投資者營造安全的投資環境。包括始終堅持監管“長牙帶刺”、有棱有角,不斷提升監管執法的規範化水平和打擊懲戒違法行爲的精準性;加快構建財務造假綜合懲防體系,從嚴打擊虛構業務、濫用會計政策等惡性造假行爲。
陳華平表示,堅持追“首惡”,加大對造假公司大股東、實控人等直接責任人員的查處力度。從嚴從快懲治違規減持,特別是繞道減持、變相減持等擾亂資本市場秩序的行爲;集中力量打擊內幕交易、操縱市場等嚴重侵害中小投資者利益的違法行爲,重拳整治非法薦股、非法代理維權等違法活動,維護健康的市場生態;同時要發揮典型案例的示範作用,以案釋法,實現“辦理一案、震懾一方、治理一域”。
推動構建特別代表人訴訟常態化工作機制
支持受侵害投資者依法維權,推進證券期貨糾紛多元化解。陳華平表示,去年,在最高人民法院大力支持下,金通靈、美尚生態兩單特別代表人訴訟啓動,並已取得新的進展。
“我們將繼續深化與司法機關的溝通協作,推動構建特別代表人訴訟常態化工作機制,推動證券代表人訴訟依法、穩慎、高效開展,進一步發揮特別代表人訴訟集約化解羣體性糾紛的制度作用。”陳華平表示,證監會將深入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充分發揮調解在糾紛化解中的基礎性作用;在法律框架下積極引導支持有意願、有能力的經營主體在證券虛假陳述案件中先行賠付適格投資者;進一步發揮行政執法當事人承諾制度及時有效救濟投資者的功效;並充分發揮證券期貨律師作用,爲中小投資者提供公益性法律援助,從源頭上化解矛盾糾紛,維護市場和諧穩定。
編輯 嶽彩周
校對 穆祥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