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歲開始學慢跑,究竟能跑多久?能跑到什麼時候?

圖/pixabay

作者: 中野.詹姆士.修一, 伊東武彥

50歲開始學慢跑

人們常說,順利度過後半人生的訣竅,就是在50歲之前,找到工作以外的生活意義。而在高齡化持續發展的現代社會中,「晚年」變得越來越長,也使這一點顯得更加重要。

目前,已經有越來越多日本企業,將退休年齡從60歲改爲65歲。政府也鼓勵人們工作到70歲,並重新討論「高齡」的定義。相較於過去,現代人變得更長壽,面對年齡問題的時間也越來越長了。

由此可知,人生的終點還遠在天邊。50歲之後,工作即將進入尾聲。接下來該如何維持身心健康?今後,要怎麼活得長壽又健康,這件事想必會更受矚目吧!

因此,爲了保持身心健康,許多50歲到65歲「臨近退休年齡」的人,逐漸開始慢跑,或是決定要開始慢跑。考量到自身體力,也有不少人思考着,自己究竟能跑多久?又能跑到什麼時候?

慢跑,是一項不需要特殊技術與工具,可以簡單開始,且能長期持續的運動。不只不受限於時間、地點、年齡與性別,同時也是有效維持身材與健康的代表性運動。

書店裡有許多關於慢跑的書,其中針對中年跑者的書籍也不在少數。而本書,正是一本針對工作即將告一段落、55歲到65歲以上半退休人士的慢跑指南,不論你是慢跑初學者還是重拾慢跑習慣的人,都適合閱讀。

想挑戰全馬,或是希望創下個人新紀錄的跑者,當然也可以參考本書,不過本書的主要重心在於如何才能跑得健康、跑得長久。

我至今已出版數本與慢跑相關的書籍,這次則是與紀實作家伊東武彥攜手合作(他是從報社退休的數年前開始慢跑),透過他自身與周遭人的經驗,提出各類中高齡跑者常有的具體疑問,並由我來一一回答。

在我的個人健身課程中,有許多50歲到79歲的客戶,我秉持照顧這些客戶身心的心情,來寫作本書。此外,透過實際訪問跑者的問卷,我們也收錄了持續慢跑的技巧與信念,既鼓舞人心,也讓我們受益良多。

我自己也剛步入50歲,正在重新審視今後的運動計劃,以及思考未來工作的安排。衷心期盼本書能成爲你常保健康安全的指南,也成爲你奔跑在人生馬拉松中、暢快邁步向前的力量。

本文摘自大是文化出版的《50歲開始學慢跑:慢跑防健忘、降三高、治腰痛、調自律神經。就算很少運動,這套跑法帶你從1公里起步,輕鬆完成10公里。》

作者簡介

中野.詹姆士.修一

1971年出生。體能訓練師協會(PTI)認證專業體能訓練師、美國運動醫學學會認證運動生理學家。現任「運動動機公司」最高技術負責人,PTI代表理事。

曾擔任多位頂尖運動員及團隊的體能訓練師,最爲人知的身分是桌球選手福原愛、羽球雙打選手藤井瑞希、垣巖令佳的體能訓練師。此外,他也是在訓練中導入性別差異考量的先驅者之一。

著作包括《醫生說「請你運動!」時,最強對症運動指南》、《跑步教科書》、《鍛鍊體乾的正確知識》等多本暢銷書。書籍總銷售量合計突破200萬冊。

伊東武彥

1961年出生,畢業於早稻田大學。曾任自由撰稿人,之後進入棒球雜誌社,擔任《足球週刊》雜誌編輯記者、總編輯。2004年轉至《朝日新聞社》,擔任《AERA》編輯記者、副總編輯、足球推進委員會事務局長等職務。

着有《足球MONO物語》與《冰上時刻》,後者獲得2013年美津濃運動寫手獎最優秀獎。2023年退休後成爲紀實作家,每天早上固定慢跑10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