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年房遭查封 北市地政所鬧烏龍

臺北市議員汪志冰(右)5日接獲民衆陳情,名下房產無故遭法院查封,事後才發現竟是因地政人員登載錯置土地權狀疏失。(徐佑升攝)

有臺北市民抱怨因地政人員疏失,導致住家整棟住戶土地權狀登載內容相互錯置,害名下房產被法院查封,實在有夠烏龍,北市議員汪志冰接獲陳情後發現,類似土地登記錯誤案例,從2016至2024年間有高達98件,市府共賠償高達5200萬元。北市地政局迴應,將專案協助處理錯置地籍個案。

民衆向汪志冰陳情,住家屋齡約50年的房屋因鄰居訴訟糾紛竟莫名被查封,後來法院發現有誤,要求地政事務所釐清,才發現整棟8名住戶不動產土地權狀所登載的地號、建號及坪數大小,竟因地政人員登記錯誤相互錯置。

汪志冰昨在議會民政部門質詢指出,地政事務所在事發時甚至要住戶換屋居住,態度極度敷衍,更離譜的是,該地號十幾年前曾發生鄰地佔用糾紛,經過測量後和解,今年再度測量又發現佔用法定空地,一連串公務機關錯誤卻要巿民承擔,讓民衆感到憤怒與不公。

她表示,民衆不會懷疑公務機關核發所有權狀,若不是遇到糾紛或改建,通常不會發現登記錯誤,地政局爲釐清地籍圖數值化與登記面積不符疑義,自2008年開始清理,截至去年已清理1.3萬多筆土地,平均每年782筆,目前尚有9700筆待清查,全清理完需29年。

汪志冰說,根據《土地法》,民衆若因登記錯誤使權益受損可申請賠償,由土地登記費提撥10%儲金作爲賠償,經調閱資料發現,自2016年起開始統計民衆申請土地登記損害賠償,截至去年累計98件,有54件共獲賠償5200萬元,單筆最高賠償金是2017年建成地政事務所,賠償938萬元。

此外,汪志冰指出,地政局爲在都更前釐清地籍,自2022年推動「土地建築線與地籍線預檢」,但3年間642件都更案僅11%申請,且未將危老重建案納入,執行成效不佳,最近還有民衆欲都更才發現漏登陽臺,補登後可增加近百萬元價值。

地政局長王瑞雲迴應,錯置地籍個案因年代久遠不可考,將專案處理。至於預檢申請比例較低,大多是建商會先自行鑑界,另會在都更或危老重建時加強宣導陽臺補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