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萬元!煙臺首單數據資產質押貸款成功落地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閆麗君 實習生 曹宇涵 通訊員 孫文傑
4月9日,從煙臺市大數據局獲悉,近日,山東港通數據智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山東港通”)成功獲批日照銀行煙臺分行500萬元數據資產質押貸款,成爲煙臺首家實現數據資產質押融資的企業。此舉標誌着煙臺市在數據要素確權、估值、授信、融資等關鍵環節取得的實質性突破,爲各領域、各行業提供了數據資產融資的可複製實踐經驗,有力推動了數據要素從“信用輔助工具”向“可質押核心資產”邁進。
歷時3個月完成全流程工作
去年以來,煙臺智慧城市大數據研究院(以下簡稱“研究院”)牽頭,以“數據資產化、資產資本化”爲目標,聯合企業及金融機構,積極推進企業和行政單位數據資產化進程,構建起覆蓋數據確權、評估、入表、融資的全鏈條服務體系。
針對山東港通數據資產特點,研究院協同企業歷時3個月,完成數據資產盤點、登記、確權、質量評價、資產入表及價值評估等全流程工作,梳理出11項較爲成熟的數據資產,包括港口資源、口岸資源數據、全國農林牧漁資源數據等9項對外使用服務產品和RP原型組件、UI組件2項對內使用服務產品,2021以來相關數據資產累計合同收益爲695.39萬元,呈現出顯著經濟價值。
“這些核心數據資產要滿足3個條件:可控制、可收益、可計量。”煙臺智慧城市大數據研究院副院長趙興莉介紹,這些資產必須是企業過去的交易或者事項形成的、由企業擁有或者控制的、預期會給企業帶來經濟利益的資源。
其中,在可控制性方面,山東港通嚴格遵循法律法規要求,委託專業法律機構對數據資產進行合規確權,並出具法律意見書,確保所有入表數據均符合企業擁有或控制的法律標準。在可收益性方面,山東港通的數據資產展現出顯著的經濟價值。在可計量性方面,山東港通也依託專業會計師事務所對數據資產的成本進行科學歸集與覈算,確保其價值在財務報表中得以準確反映,爲數據資產的後續管理和價值評估奠定了堅實基礎。
在審批過程中,日照銀行煙臺分行積極響應國家政策,創新金融服務模式,將數據資產納入抵押標的物範疇,通過嚴格審覈後爲山東港通發放貸款500萬元,成功構建了數據從“資源”到“資產”再到“資本”的價值轉化閉環。
爲數據資產金融化提供可複製樣板
此次數據資產質押貸款的成功落地,標誌着煙臺市在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中邁出關鍵一步,爲加快培育數據要素市場、釋放數據資源價值提供了“煙臺經驗”,將對區域數字經濟發展產生深遠影響。
“目前數據資產融資形式主要包括質押融資和融資增信兩種形式。數據資產質押融資是企業將自身的數據資產作爲抵押物,向金融機構或其他投資者獲取融資。數據資產融資增信則是數據資產入表增加了企業的資產規模,因此有效改善了企業資產負債結構,銀行根據企業現有的資產負債率情況,重新對企業的整體授信額度進行覈定,進而增加企業整體授信額度。”趙興莉表示。
相比之下,數據資產質押融資要求更高,需解決數據確權、價值評估、質押登記及違約處置等核心問題,山東港通本次採用難度較高的數據資產質押模式,成功達到金融機構的質押融資標準,經專業機構評估認定價值達1001.94萬元,成爲行業少數實現數據資產直接質押融資的企業。
“此次實踐實現了‘三個首創’:一是落地煙臺首單數據資產質押貸款,開闢了企業融資新路徑、創造了新模式;二是實現數據資產融資全流程標準化管理,爲銀行業數據資產金融化提供了可複製樣板;三是創新政企銀協同機制,形成了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合力。”煙臺市大數據局數據資源科科長蘇家志表示。
下一步,煙臺市大數據局將於6月底前,建成公共數據運營、企業數據開發流通和數據資產化服務“三位一體”的數據要素服務平臺。依託該平臺開展公共數據運營,促進企業的高質量數據開發流通,爲企業提供數據資產合規確權、登記、治理、入表和評估等全鏈條數據資產化服務。同時,推動企業數據資源價值釋放,引導各類企業圍繞產業鏈開展數據資源入表、流通、交易和應用,重點挖掘高端化工、工業製造、海洋漁業等產業鏈數據價值,推動行業數據跨企業、跨產業融合應用。
新聞線索報料通道: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齊魯壹點”,全省800位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