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0億利好!央行連續第三個月加量續作
【大河財立方 記者 徐兵】繼本月降準釋放萬億元長期資金之後,央行又端來一碗“麻辣粉”,再度加碼中期流動性投放。
5月22日,中國人民銀行宣佈將於5月23日開展5000億元中期借貸便利(MLF)操作,對衝當月1250億元到期量後,實現淨投放3750億元。
大河財立方記者注意到,這是央行連續第三個月加量續作MLF,也是自4月以來連續第二個月實施超3000億元的大額淨投放,凸顯貨幣政策持續發力支持實體經濟的導向。
此次MLF操作延續了今年以來的“加量”基調。
數據顯示,3月、4月央行分別對MLF進行了2000億元、5000億元的淨投放,而5月3750億元的淨投放規模,進一步印證了貨幣政策的連貫性。“在5月降準剛釋放萬億資金的背景下,MLF繼續大額淨投放,表明央行正通過數量型工具‘組合拳’,持續爲市場注入流動性,強化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
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明明則表示,降準降息均已落地,後續或進入政策成效觀察期。5月政府債供給節奏加快,而買斷式逆回購到期規模9000億元,MLF到期規模1250億元。在降準資金落地的環境下,預計資金到期壓力較多對衝,而MLF維持淨投放。展望6、7月,買斷式逆回購到期規模均爲1.2萬億元,特別國債發行壓力持續,央行加大流動性供給的可能性加大。
“4月以來外部環境波動加劇,國內經濟面臨多重挑戰,超常規逆週期調節成爲必要手段。”王青分析,5月7日央行等部門推出包括降息降準在內的一攬子政策,而MLF的持續加量續作正是政策落地的延續。此舉不僅保持銀行流動性充裕,更通過增強信貸投放能力,提升企業和居民融資可得性,助力穩增長、穩就業、穩物價目標實現。
值得關注的是,MLF的持續加量伴隨買斷式逆回購的縮量,體現央行對流動性工具的結構性優化。4月數據顯示,MLF淨投放5000億元的同時,買斷式逆回購規模減少5000億元,兩者形成對衝。王青認爲:“這種操作模式反映央行在滿足商業銀行中期流動性需求的同時,主動調整短期資金投放節奏,避免市場流動性過度波動。”
儘管5月降準與MLF操作形成疊加,但王青預計:“考慮到降準已釋放大量長期資金,本月整體中期流動性投放或小幅縮量,但淨投放規模仍將維持高位。”他解釋,央行通過“降準+MLF”組合,既能降低金融機構資金成本,又能避免單一工具過度使用可能帶來的市場預期偏差,實現流動性管理的精準性與靈活性。
當前,儘管外部關稅環境有所緩和,但全球經濟復甦乏力、地緣政治風險等不確定性因素猶存,國內穩增長政策仍需持續發力。王青說:“5月中長期流動性的大額淨投放,將爲後續信貸擴張和社融增長提供有力支撐。我們判斷,隨着政策效果逐步顯現,市場將進入‘寬信用’階段,存量社融和M2增速有望持續回升。”
面對持續寬鬆的流動性環境,部分市場人士擔心可能出現資金空轉風險。對此,王青建議:“後續政策需加強結構性工具與總量工具的協同,引導資金精準流向實體經濟。例如,通過支農支小再貸款、科技創新再貸款等工具,提高資金使用效率,避免資金淤積在金融體系內。”
同時,在他看來,在貨幣政策發力的同時,需配套財政政策、產業政策等協同發力,形成政策合力。“只有打通‘貨幣-信用-實體經濟’的傳導鏈條,才能真正實現穩增長目標,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責編:王時丹 | 審校:張翼鵬 | 審覈:李震 | 監審:古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