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重點城市二手房成交量回落
本報記者 吳靜 盧志坤 北京報道
據研究機構最新的監測數據,全國重點城市二手房市場延續“以價換量”模式,掛牌量高企疊加政策調整窗口期,市場價格仍面臨下行壓力。
根據中指研究院近日發佈的4月重點城市二手房房價地圖,十大重點城市二手住宅均價環比下跌0.43%,同比下跌5.69%,同比跌幅較上月收窄0.44個百分點。與此同時,成交量同比普遍增長,但增幅較一季度明顯放緩,市場進入階段性調整期。
《中國經營報》記者瞭解到,百城二手住宅均價環比下跌0.69%,同比跌幅收窄至7.23%。十大城市中,武漢、南京領跌,環比跌幅分別爲0.97%和1.08%,同比跌幅則分別高達9.85%和9.61%;深圳、成都跌幅最小,環比僅跌0.21%和0.06%,同比跌幅分別爲2.88%和2.98%。
成交分化顯著
從幾個重點城市表現來看,北京4月“小陽春”熱度逐漸消退,二手住宅成交15565套,環比下降19.1%,但同比增長16.6%,連續7個月保持同比正增長。價格方面,4月環比下跌0.48%,同比跌幅收窄至5.88%。各區域價格普遍承壓,但海淀、西城等核心區跌幅相對較小,掛牌均價仍維持高位。
上海4月二手房市場維持高活躍度,全月成交20385套,環比下降22.5%,但同比大幅增長29.6%。價格環比下跌0.32%,同比跌幅收窄至5.63%。浦東、靜安等中心城區成交佔比提升,郊區則因掛牌量激增面臨更大價格壓力。
深圳4月成交5733套二手房,同比增長37.4%,創2021年以來同期最高紀錄。價格環比下跌0.21%,同比跌幅收窄至2.88%,市場韌性主要得益於“以舊換新”政策突破地域限制及購房補貼刺激。
二線城市方面,杭州成交7424套,同比增長15.9%,價格環比下跌0.30%;南京成交9738套,環比增長4.2%,但價格同比跌幅達9.61%。兩城均受學區房需求支撐,但高庫存導致業主降價意願強烈。
此外,成都成交24265套,同比增長19.5%,價格環比微跌0.06%;重慶主城區成交13063套,同比增長32.6%。成渝雙城憑藉低總價優勢吸引剛需,但外圍區域價格調整壓力顯著。
整體來看,隨着教育需求逐漸釋放結束,4月重點城市二手房成交量環比普遍回落,在“以價換量”帶動下,十大城市二手房成交量同比仍增長,但增幅放緩。
根據市場機構安居客發佈的4月全國重點城市二手房分流壓力解析,相較於新房,二手房仍更受購房者偏愛,對新房市場形成了一定分流。不過,4月全國重點城市二手房對新房的分流作用有所減弱。這表明,隨着新房供應量上升、開發商推出優惠政策以及優質房源增多,新房市場成功“拉回”了部分客戶,爲新房銷售帶來了機遇。
政策與市場博弈期
4月25日,中央政治局會議指出要“加緊實施更加積極有爲的宏觀政策”“適時降準降息”,其中針對房地產強調:“加力實施城市更新行動,有力有序推進城中村和危舊房改造。加快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加大高品質住房供給,優化存量商品房收購政策,持續鞏固房地產市場穩定態勢。”
地方層面,四川省取消普宅和非普宅標準;無錫市取消限售並暫停市區新建商品住房銷售價格備案,由企業根據市場自主確定“一房一價”;杭州主城四區契稅優惠認定範圍調整爲按區認定;廈門市擴大房票使用範圍至二手房;無錫市、青島市出臺“低月供”金融產品。
此外,廣東多地公示第二批擬使用專項債收儲閒置存量土地項目清單,湖南省成功發行94.15億元專項債券收回閒置土地。
中指研究院指數事業部總經理曹晶晶指出,儘管5月政治局會議後金融三部門推出降準降息等超預期舉措,但傳統淡季疊加高庫存壓力,5月重點城市成交量或進一步回落。核心城市需依賴政策進一步優化,例如一線城市分區調整限購、二線全面取消限購等。
從長期趨勢來看,市場分化的情況將持續。今年以來,核心城市優質地塊土拍熱度不減(如杭州、成都一季度地價屢創新高),預示未來改善型住房供給增加,或帶動價格結構性回升。而非核心區域以價換量仍是主流,部分遠郊區縣價格或將繼續探底。
業內人士認爲,當前市場處於“政策發力”與“需求疲軟”的博弈期。短期內,高掛牌量及購房者觀望情緒將壓制價格反彈;中長期看,城市更新、高品質住房供給及金融支持政策若能有效落地,有望推動核心城市市場逐步企穩。
(編輯:盧志坤 審覈:童海華 校對:顏京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