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臺風生成機率曝 氣象專家揭1點不尋常

林得恩表示,今年迄今西北太平洋還沒有颱風生成。(翻攝林老師氣象站臉書)

氣象專家林得恩表示,過去67年的氣候資料顯示,4月份西北太平洋及南海地區共有47個颱風生成,數量雖然不多,但是3月份的2倍;不過今年迄今,卻連一個颱風都還沒生成。他提到,有研究發現,颱風發生頻率在過去一個世紀中明顯下降。

林得恩今天在臉書發文指出,統計過去67年的氣候資料顯示,4月份西北太平洋及南海地區共有47個颱風生成,發生的頻率佔全年統計總數的2.69%,生成個數雖然不算多,但是前一個月的2倍,顯見生成數量有持續增加的趨勢。

林得恩表示,從颱風運動路徑圖來看,4月臺直接影響臺灣的機會都不算高,根據統計過去114年的氣候資料,4月份侵臺的颱風個數只有一個,數量比例較低,與當時環境駛流場中的太平洋高壓強度還不夠強有關。

林得恩提到,今年迄今,西北太平洋及南海地區連一個颱風都還沒形成。他說,從期刊《自然》(Nature)的研究發現,颱風發生的頻率在過去一個世紀裡,有非常明顯的下降;科學家表示,隨着20世紀以來的全球暖化,每年臺風、颶風和熱帶暴風或熱帶氣旋,數量都比上個世紀下降了13%。

根據中央氣象署統計,西北太平洋平均每年約有26.09個颱風生成,其中大多集中在7月至10月生成,約佔全年生成個數的70%。1958年至今,最早生成的颱風是2019年1月1日的帕布(PABUK)颱風;最早侵臺的颱風則是2001年5月的西馬隆(CIMARON)颱風,於5月13日最接近臺灣。

氣象署指出,雖然根據氣候模式預測,在暖化的氣候條件下,未來臺風強度會有增加的可能,但由於缺乏觀測證據,目前科學界對全球暖化與颱風的生成數或強度關係,看法還是相當分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