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人民幣全球支付佔比 回落至3.5%、降至第五名
根據Swift資料顯示,美元繼續是全球最活躍貨幣,4月美元國際支付佔比由49.08%上升至49.68%;第二位歐元亦由21.93%升至22.24%。第三位英鎊的國際支付佔比則由6.64%略降至6.51%。日圓重上第四大活躍貨幣,國際支付佔比由3月的3.87%上升至4.03%。
另外,SWIFT數據還顯示,4月人民幣作爲全球貨幣在貿易融資市場的佔比爲6.15%,較3月份的7.38%下降了1.23個百分點,排名也從第二名降至第三名。美元則從3月的81.08%升至4月的82.05%。
2022年初俄烏戰爭爆發後,因俄國遭受歐美金融制裁,不得不改採中國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CIPS),帶動人民幣國際支付佔比大增。Swift數據顯示,2024年7月,人民幣的全球支付貨幣佔比來到4.74%,創下歷史新高。
綜合陸媒22日報導,前海開源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表示,如今美元主導的國際貨幣體系正遭遇衝擊,人民幣國際化進程有望加快。尤其近期中國與中東、東協等地區簽署人民幣結算協定,未來可能會與更多國家在貿易中使用人民幣結算,從而逐步去美元化,提升人民幣的國際地位。
中國郵政儲蓄銀行研究員婁飛鵬認爲,近年隨着國際貨幣體系多元化發展步伐加快,全球經濟主體使用人民幣進行貿易結算和投融資的需求不斷增強。大陸官方亦及時採取一系列舉措,提升人民幣跨境使用便利化程度,爲跨境貿易投資結算提供更多幣種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