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因素決定大選 加國選後面臨分裂
加拿大執政的自由黨29日贏得大選後,總理卡尼(中)在渥太華競選總部隨着樂隊翩翩起舞。 (美聯社)
加拿大大選再度由自由黨拿下執政寶座,外界也震驚原聲勢看好的保守黨未能達成政黨輪替,《BBC》分析,有4個因素決定此次大選,川普的威脅是關鍵因素之一,使對美立場強硬的總理卡尼勝選,但選後其面臨的是分裂的加拿大,使其未來執政將面臨諸多挑戰。
雖然前總理杜魯道近10年執政後,民衆反感日增,保守黨民調一度碾壓自由黨,但最終仍未能擊敗自由黨。對此,《BBC》觀察本次選舉指出4點因素,首先,除了川普的威脅是關鍵因素之一,讓卡尼捉住機會,大打抗川普牌而勝選外, 其二是卡尼的驚豔亮相。
卡尼身爲政治素人,一直到杜魯道卸下總理一職後纔在政壇亮相,在加拿大人對其經濟未來感到焦慮時,卡尼透過其經驗,成功幫助加拿大應對危機。川普對汽車的進口關稅,也讓卡尼有機會讓民衆看見其能力,能夠承擔起總理一職並與川普通話。
第三是保守黨雖取得進展、但還不夠。《BBC》續指,在不同的選情下,這樣的結果這對保守黨來說,本可算是一場成功的選舉。2011年,保守黨以39.6%的選票贏得了多數席位。根據加拿大選舉委員會的報告,保守黨這次有望超越這個數字,獲得約41.7%的選票。但隨着進步派的選民集中在自由黨那邊,這一次,這些數字已經不足夠了。
最後是左翼新民主黨的崩潰。這次選舉選民更傾向在自由黨與保守黨間做出選擇,重創其他小黨,尤其左翼新民主黨更是如此。這次大選其得票率僅剩6.3%,遠低於2021年時的18%,該黨本屆大選只獲得7席,低於12席官方地位的門檻。其黨魁駔勉誠也在其選區失利,也在選後宣佈辭去黨魁一職。綠黨的選票比例也從2%減半至1%。
其實,造成如此現象,川普也是幕後推手、雷德民意測驗機構總裁科爾指出,川普的言詞是選民轉向自由黨的原因,川普那些威脅以及併吞的言論,成爲左翼與中間選民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