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年用水量大增6成 阿里山將設2萬噸原水蓄水池

立委陳冠廷找相關單位會勘、商討後,確定在頂湖步道上方國有地蓋2萬噸容量的原水蓄水池。(陳冠廷服務處提供/呂妍庭嘉義傳真)

嘉義縣阿里山鄉樂野自來水系統主要供應臺18線沿線地區用水,由於前2、3年枯水期長,加上當地觀光業興盛,樂野系統4年用水量大幅增加6成,爲因應枯水期供水不足問題,經大阿里山區民衆反應下,立委陳冠廷找相關單位會勘、商討後,確定在頂湖步道上方國有地蓋2萬噸容量的原水蓄水池,1億7000萬元建造經費由相關單位依比例分攤。

每年中秋節後到隔年4月枯水期,山區降雨量減少,近年因極端氣候影響,有時缺水情況嚴重,不但嚴重衝擊大阿里山當地觀光業及民生用水,甚至出現接管搶水風波,一度造成不同村落居民間的紛爭。

樂野地區位於阿里山國際級賞櫻路線及奮起湖熱門觀光軸帶中的樞紐位置,根據自來水公司統計,樂野系統供水量從2019年19萬8273噸,至2023年已成長到31萬7650噸,換算4年增加12萬噸、成長近6成,日均增約331噸,突顯該地區用水需求持續攀升。

阿里山鄉長高瑞芳說,樂野自來水系統供水地區有很多民宿,甚至大型旅館,加上臺18線自來管線延伸範圍廣,供水量纔會逐年增加,不過山區茶廠、民宿都會接管引山泉水,豐水期期間用水無虞,比較麻煩是枯水期,近年氣候異常又加劇缺水情況。

高瑞芳表示,大阿里山區民衆、業者爭設2萬立方公尺原水蓄水池,主要是因應枯水期儲備用水使用,一旦蓋好後,包括阿里山樂野周邊部落、竹崎石棹一帶、番路鄉公田等地都受益,另阿里山森林火災多半發生在枯水期,蓄水池也可供應消防便用。

立委陳冠廷找相關單位會勘、商討後,確定在頂湖步道上方國有地蓋2萬噸容量的原水蓄水池。(陳冠廷服務處提供/呂妍庭嘉義傳真)

陳冠廷昨(18日)會同經濟部水利署、交通部觀光署、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嘉義縣政府、阿里山鄉公所及臺灣自來水公司等單位,實地會勘樂野系統籌設2萬立方公尺原水蓄水池預定地,也針對經費部分進行協調,初步達成由自來水公司、水利署、觀光署、林業署、縣府共同分攤1億7000萬經費共識,各單位將再研議確認具體分擔方案。

林業署嘉義分署表示,預定地選定在頂湖步道上方國有地,將等自來水公司完成規畫設計,再來研議土地使用是採撥用或租用方式處理。

根據初步規畫,這座原水蓄水池預計2026年開工,2028年底完工蓄水,陳冠廷表示,自來水公司水價長期無法合理反映成本,透過跨部會合作方式籌措建設經費,能更有效解決區域供水問題。

陳冠廷說,蓄水池完成建置後,將爲阿里山地區超過2家飯店、50家民宿、17家露營區及當地居民提供穩定水源,已要求自來水公司儘速辦理蓄水池的鑽探、規畫與設計作業,以利樂野地區水源得以穩定供應,打造永續發展的觀光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