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度抗癌創奇蹟!臺中醫師陳衛華:不放棄 癌症不是絕路

臺中開業醫師陳衛華(左)自32歲起先後罹患骨癌、腎臟癌、甲狀腺癌與血癌,在妻子鼓勵下將逆境視爲禮物,4度抗癌成功,24日獲頒周大觀文教基金會「全球熱愛生命獎章」。(潘虹恩攝)

臺中開業醫師陳衛華(右四)自32歲起先後罹患骨癌、腎臟癌、甲狀腺癌與血癌,在妻子鼓勵下將逆境視爲禮物,4度抗癌成功,24日獲頒周大觀文教基金會「全球熱愛生命獎章」。(潘虹恩攝)

臺中開業醫師陳衛華自32歲起先後罹患骨癌、腎臟癌、甲狀腺癌與血癌,展開漫漫抗癌路,4度抗癌成功,更常常分享自身經驗鼓勵其他病友;周大觀文教基金會24日頒發「全球熱愛生命獎章」給陳衛華,他說,罹癌時也一度不甘願「沒做壞事爲何淪落這般境地?」,經轉換心境與生活模式抗癌成功,強調「只要不放棄自己與治療,癌症未必是絕路」。

陳衛華過去曾擔任臺中榮總家庭科醫師、臺中803教學醫院急救加護科主任與心臟科主治醫師,不僅視病如親,更常常參與偏鄉義診,不料32歲時竟查出罹患骨癌,後又接連發現罹患腎臟癌、甲狀腺癌及血癌。面對一次次噩耗,他也曾自怨自艾,在妻子、家人與好友鼓勵與支持下,轉換心境與生活模式,將逆境當作禮物,接受正規治療及整合輔助,並戒掉高糖飲食及熬夜的生活。

4度抗癌成功的陳衛華,如今仍保持良好氣色與體能,24日由周大觀文教基金會創辦人周進華、立法院副院長江啓臣等人共同頒發2025年全球熱愛生命獎章給他,肯定陳衛華「打敗4種癌症.活出奇蹟生命」。陳衛華回顧,起初得知自己罹癌,也曾感到不甘願,「沒做壞事爲何淪落這般境地?」。過去是好好先生的他,罹癌後卻常對妻子發脾氣,在妻子包容與支持下轉念,展開抗癌行動。

陳衛華也分享養生訣竅,包括飲食堅持少油、少糖、少加工,儘量選新鮮食材,避開含重金屬或污染過度的食物;每天晚上10點前就寢,讓肝臟在夜間11點到凌晨3點獲得充分修復;從事輕度帶氧運動,如散步、走路、吹薩克斯風,都能強化肺活量、紓緩壓力;學習靜坐、宗教信仰或任何能讓心境愉悅的方法,搭配音樂療愈,是維持快樂心情的關鍵。

他提醒病友,好心情能活化細胞,增強粒線體,讓身體環境更健全,不讓癌細胞有乘虛而入的機會,強調「只要不放棄自己與治療,癌症未必是絕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