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種健康粗糧易傷胃 專家示警:多吃反不利養生

專家警告,蕎麥、黑米、玉米、燕麥4種粗糧各有益處,但過食可能帶來胃部不適,甚至引發胃病。(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近年「吃粗糧更健康」的觀念盛行,玉米、燕麥等成爲餐桌新寵,《搜狐網》健康專欄指出,雖然粗糧富含纖維與營養,有助控制血糖、促進消化,但若攝取過量,反而可能傷胃、引發脹氣與消化不良。專家提醒,以下4種常見粗糧看似養生,其實暗藏損害胃部的風險。

傳統上,穀物分爲細糧與粗糧,例如大米、白麪等屬於細糧,粗糧則是相對細糧以外,主要包括蕎麥、黑米、玉米、燕麥等。專家指出,「粗糧有益健康」並非人人適用,吃得太多反而可能損傷胃部,特別是胃腸功能較弱的人,更應謹慎攝取。

蕎麥以低GI值與高纖維著稱,是許多人減肥時的主食選,然而過量食用會讓纖維在胃中堆積,造成胃壁負擔。對胃腸敏感者而言,過多纖維易引發腹脹、便秘與胃痛,甚至刺激胃酸分泌。若進食過快或本身胃弱,更可能導致消化不良與慢性胃病。

黑米富含蛋白質、維生素與礦物質,被視爲「超級食物」。但其質地偏硬、纖維多,胃腸需要較長時間消化,胃功能不佳、體弱或老年人若攝取過多,容易出現胃脹、胃痛等不適,長期更可能加重胃部負擔,導致胃酸過多或消化延遲。

玉米營養豐富,含有植物蛋白與礦物質,但其纖維含量極高,對消化系統是一大考驗。若腸胃吸收力差,過量食用會引起腹脹、胃酸倒流與脹氣。另外,因玉米澱粉比例不低,長期吃太多還可能造成糖分堆積,影響血糖與代謝健康。

被譽爲「減肥之王」的燕麥,是許多健康飲食的主角,其可溶性纖維能吸水膨脹、延長飽腹感,但過量攝入會讓胃部承受壓力。對腸胃易脹氣或消化功能弱的人來說,燕麥吃太多反而易出現胃脹、胃痛與消化不良等問題。

專家建議,粗糧雖好,但應與細糧搭配、循序漸進增加攝取量,特別是腸胃功能較差者,宜選擇軟煮、細磨的形式,以減輕胃部負擔,才能真正吃得健康又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