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歲,她“贏得”一場令人激動的失敗
毫無疑問,紐約是會出現奇蹟的地方。
1997年,17歲的維納斯·威廉姆斯第一次來到這裡,就一路過關斬將以非種子球員的身份闖入決賽。2025年,45歲的她第26次回到這裡。在這裡,她打過100場比賽,贏下79場勝利,拿到過兩個女單冠軍、兩個亞軍,5次闖入4強。
雖然不是有過5次奪冠經歷的溫布爾登,但當地時間8月26日晚她還是穿着一身白色球衣,出現在比利·簡·金國家網球中心的阿瑟·阿什球場。
這是2025美網女單第一輪賽事,大威和11號種子、捷克好手卡洛琳娜·穆霍娃爭奪一個晉級次輪的機會。
可以容納23000人的場地內幾乎坐滿觀衆,45歲的美國老將包廂裡除了教練團隊還有家人、朋友以及未婚夫——意大利演員安德里亞·普雷蒂。每當她打出好球時,普雷蒂都會握拳大喊“Forza”。
觀看這場比賽的還有無數名宿,包括曾經奪得過18個大滿貫女單冠軍的美國傳奇克里斯·埃弗特以及剛剛入選國際網球名人堂的5屆大滿貫冠軍得主瑪利亞·莎拉波娃。
上週在羅德島舉行的名人堂儀式上,最後一個出場介紹俄羅斯人的是塞蕾娜·威廉姆斯。
她們曾經爲獎盃、積分、榮譽和誰是當時最好的女子球員進行了艱苦卓絕甚至“王不見王”的纏鬥,但退役之後卻不斷地在各種場合裡擁抱、展示友善。球場上的一切恩怨都煙消雲散,生活本身永遠是比比賽和競爭更宏大的主題。
“我和瑪利亞曾經是宿敵,我們之間也有過分歧。在全世界的眼中,我們是截然不同的存在。但事實並非如此。我們都渴望同樣的東西:成爲最好的球員。也正因如此,我們之間的競爭如此激烈,卻又如此經典。”
1981年9月26日出生的小威和1987年4月19日出生的莎拉波娃,都已經離開球場,登上名人堂成員,1980年6月17日出生的大威還站在阿瑟·阿什球場的聚光燈下。
從她進場的那一刻開始,每個人都起立送上掌聲和歡呼聲,但她自己卻無比鎮定,因爲她太熟悉這裡了。1997年,她第一次參加美網正賽就闖入決賽。
雖然在和瑪蒂娜·辛吉斯的比賽中告負,但全世界都開始把目光投向她和她一樣出色的妹妹。
“威廉姆斯姐妹”聲名鵲起,理查德·威廉姆斯如何把女兒們打造成網壇傳奇的故事也從那一天開始不斷積累、發酵,最終在2021年成爲電影《國王理查德》——他的角色由威爾·史密斯扮演。
“你和世界第一勢均力敵地打了2小時。你讓她顫抖了。膝蓋顫抖,而且你表現得很優雅。”
電影臺詞高度還原了老威廉姆斯的教育理念和網球準則,威廉姆斯姐妹尤其是大威更是這句話的踐行者。不管是擊球還是讀藝術院校、成爲服裝設計師,她總是能夠在驚世駭俗和典雅端莊之間找到一個完美的平衡。
在職業賽場上,45歲的她擁有過令人咋舌的戰績。
獲得過5個溫網女單冠軍和2個美網女單冠軍,是2000年悉尼奧運會女單金牌得主,獲得過2008年WTA年終總決賽女單冠軍。和妹妹搭檔,她們一共獲得14個大滿貫女雙冠軍,還有3個奧運會女雙金牌。
2017年,37歲的她闖進了WTA年終總決賽女單決賽。2021年,她在溫網首輪戰勝米哈埃拉·布扎內斯庫。2024年3月,她在邁阿密公開賽首輪不敵戴安娜·施耐德,之後因爲身體原因高掛免戰牌。2025年7月22日,時隔16個月後她在華盛頓公開賽上重返女單賽場,以6比3、6比4戰勝比自己小21歲的佩頓·斯特恩斯。憑藉着這場勝利,她成爲2004年瑪蒂娜·納芙拉蒂諾娃之後最年長的贏下WTA巡迴賽女單正賽勝利的球員。
“我必須回來,爲了醫療保險。”她在賽後開玩笑道,“今年他們跟我說我被納入了COBRA(失業後延續醫保),我得確保自己有這些權益,於是就開始訓練了。你們知道的,我總是要去看醫生,所以真的很需要這個保險。”
她當然什麼都不缺,但職業網球的確缺一個她——儘管如今的WTA有那麼多年輕的、充滿天賦的球員,然而沒有人是維納斯·威廉姆斯。
“卓越是沒有界限的,一切都取決於你的腦海裡有什麼,以及你能夠投入多少。如果你在精神、身體和情感上都完全投入,那你就能夠得到(想要的)結果。無論失敗多少次、生病多少次、受傷多少次,只要不放棄信念併爲之努力,機會就在那裡,空間就在那裡。”
帶着她對於網球和人生的卓越理解,45歲的大威回到紐約,回到比利·簡·金國家網球中心。
面對1996年出生、比自己小16歲的穆霍娃,她有點慢熱,首盤以3比6告負。第二盤她調整狀態,成功破發後取得5比2的領先。第8局,她在面臨破發點的情況下利用發球連續得分,追平比分並獲得盤點。儘管錯過兩個盤點,但她還是以強勢的發球降低對手的回球質量。兩個回合之後,穆霍娃的回球長出底線,大威以6比2將大比分扳平。
決勝盤開始前,11號種子申請去了一個衛生間。留在場上的大威伴隨着現場的音樂,起身搖擺,像是在跳舞,以保持身體的熱度。
第三盤開場,穆霍娃成功保發,接下來又利用大威發球局裡的兩次雙發失誤取得破發。此後兩人各自保發,大威以1比4落後。雖然努力地想要繼續利用發球來提升比賽質量,但對體力和精力消耗極大的大滿貫賽事還是極大地對美國老將造成消耗。捷克人在第6局再次破發,成功保發後以6比1鎖定勝局。
大威收拾好球包準備離場,看臺上再次爆發出山呼海嘯般的歡呼聲。阿瑟·阿什球場那條漫長的球員通道,她此前已經走過了24年,現在是第25年。在一個拐角處,她停頓了一下,然後又繼續向前。
此時,獲勝的穆霍娃已經來到球場中央,接受現場司儀的採訪。
“觀衆們給了我很大的壓力……真的很榮幸能夠和維納斯共享這片球場,她是我們這項運動的傳奇人物。我要把所有的噪音屏蔽掉,專注於比賽本身,主要是做好自己的發球局。”
在本場比賽之前,在很多場比賽之前,甚至在大小威剛剛嶄露頭角還沒有成爲傳奇之前,很多人都在更多地讚頌塞蕾娜·威廉姆斯的能力——後來,她擁有23個大滿貫女單冠軍,在WTA積分榜世界第一的位置上待了319周。
但在妹妹的光芒下,大威依然是偉大而美好的存在。
“維納斯在當時是第一個新面孔,她以一個黑人女選手的身份震動了世界。”小威始終記得姐姐纔是自己的領路人,“她把一切壓力都扛在了肩上,我僅僅是跟在了她的身後。我沒有感到絲毫壓力,因爲她驚人地化解掉了所有的障礙。”
“領路人”、“先行者”,類似的詞彙成爲大威的核心特質。在“女皇”、“公主”以及“天才少女”的統治下,她率先以威廉姆斯這個姓氏爲自己和妹妹打開了一片天。
“維納斯拉開了大幕,塞蕾娜加入進來。”2015年9月6日美網女單1/8決賽,當35歲的大威和即將34歲的小威先後擊敗阿奈特·康塔維特和麥迪遜·凱斯後,體育網站Supersport寫道。
除了爲自己和家庭而戰,這位美國職業體育傳奇偶像還不忘爲其他人着想。
早在2005年,她就是力促職業網壇男女球員同工同酬的旗幟性人物之一。她不斷呼籲巡迴賽的管理者注意到女性在網球運動以及社會中所佔有的重要地位,以及她們如何理應享有和男性同樣的比賽機會以及獎金分配。
在這一過程中,她把美國名宿比利·簡·金當成自己的導師。
“我對比利有着無盡的尊重,從她那裡學到了很多,無論場上還是場下。”同時,她自己也成爲很多人的楷模。2025年在澳網捧起女單冠軍獎盃的麥迪遜·凱斯,就是因爲小時候看到過大威穿着白色網球裙比賽的場面,才決定成爲一名職業球員。
維納斯離開球場,但她和她的故事永遠不會離開。誰說這是她最後一場巡迴賽呢?畢竟45歲的年紀依然充滿各種各樣的可能性,甚至會比年輕時更多、更放鬆。
“我知道,人們通常都會記得那些最艱難的比賽,那些容易的勝利很快就成爲過眼雲煙。艱難意味着磋磨和成長,但請不要因此而輕視後者,因爲它們意味着快樂。自我懷疑是真實存在的,有時候你會自信滿滿,而有時候則會一蹶不振。但是,生活不就是這麼有挑戰性嗎?這可是它最有趣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