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0名光復鄉災民的家…教會今晚任務結束 明轉型關懷據點
花蓮光復鄉基督長老教會馬太鞍教會在災後收容災民,族人就睡在會堂椅子上。記者王燕華/攝影
花蓮縣光復鄉發生洪災,基督長老教會馬太鞍教會因地勢較高,成爲族人避難地點,收容人數最多達到450人,隨着家戶清淤完成,災民陸續返家,教會宣佈收容任務今晚結束,下一階段作爲關懷據點;門諾駐點醫護站則維持到11日。
馬太鞍教會在災後10多天來,一直是當地fata'an部落受災戶、志工及工作人員的倚靠,會堂桌椅充當牀鋪,給災民睡覺,也有義煮團進駐炊煮,門諾醫護站也前往駐點,提供診療。
牧師楊阿華說,隨着災民家園清理陸續完成,許多人已經返家,到昨天晚上,收容人數剩下25人,認爲第一階段任務已經完成,決定今天晚上停止收容任務。至於有3到5名災民因房子受損嚴重,沒辦法再居住,若無法撤到縣府安置處所,還是會繼續收容。
楊阿華說,今天已在收拾環境,整理棉被等寢具,也忙着擦拭桌椅,清理完成後,接下來將作爲醫療站及兒少關懷據點。
洪災發生後,縣府在大進國小等地成立收容所,也有馬太鞍教會及太巴塱教會自主成立的收容所。縣府原民處表示,兩處教會到昨天爲止,收容人數30多人,馬太鞍教會結束收容任務後,正與族人溝通,安置到公設的收容所。
花蓮光復鄉基督長老教會馬太鞍教會在災後收容災民,是不少族人的倚靠。記者王燕華/攝影
花蓮光復鄉基督長老教會馬太鞍教會在災後收容災民,因階段性任務完成,將結束收容轉爲醫療站及關懷據點。記者王燕華/攝影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