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00萬用戶的Babycare因紙尿褲黑產緊急停播

來源:新浪科技

2025年3·15晚會上,央視曝光劣質衛生巾/嬰兒紙尿褲生產黑幕。報道指出,位於山東省濟寧市梁山縣的“梁山希希紙製品有限公司”被曝光長期從事衛生巾、嬰兒紙尿褲殘次品翻新業務,涉及麥酷酷、自由點、嫚熙、babycare等十餘個知名品牌。

被曝企業內部存漏洞,電商平臺緊急停播

報道指出,該企業以廢品回收名義,從紙尿褲和衛生巾生產廠家購買不要的殘次品、下腳料等生產垃圾。通過以低廉價格收購正規企業原本應該銷燬的不合格產品,再挑出形狀完整,且沒有明顯污漬和破損的“二等品”。這樣在工業垃圾中挑選後翻新的衛生巾,竟然能在市場上倒賣到七八千元一噸,其利潤之高令人驚訝。

報道指出,按照行業規範,正規的一次性衛生用品廠家對生產線上淘汰的殘次品、下腳料等生產垃圾,都要進行切碎處理,才能夠流出企業。但曝光黑心企業打通了企業內部的關係。其中就包括好之、米菲、Babycare等品牌的嬰兒紙尿褲,以及“二等品”的自由點品牌女性安睡褲。更令人觸目驚心地是,這些從垃圾堆裡翻出的產品未經任何消毒處理,直接通過電商平臺流入母嬰消費市場。

央視曝光發生後,Babycare品牌在各電商平臺全部緊急停播,大量用戶在直播間要求官方迴應315報道中出現的問題,截至發稿,Babycare官方暫無迴應。但尤其值得關注的是,該品牌出現的這一情況將影響大量用戶及前在消費者。

多次因質量問題受處罰,全渠道用戶已超4500萬

據悉,Babycare產品目前已覆蓋母嬰行業超150個二級類目、SKU約3萬個,已出海至全球超30個國家,全渠道用戶超4500萬。2020年全渠道GMV突破50億元,2022年“雙十一”及2023年“618”期間全渠道GMV均超過14億元。

然而,Babycare此前曾多次因質量問題被投訴和處罰。

2024年11月20日,杭州白貝殼實業股份有限公司生產、銷售的Babycare品牌嬰童豆豆牀品套件,在南京市2024年流通領域產品質量監督抽查中,經南京市產品質量監督檢驗院檢驗,其中牀笠面料PH值項目不符合國家強制性標準要求,被判定爲不合格。杭州市高新區(濱江)市場監管局對白貝殼作出沒收違法所得748.54元,罰款15749.24元的處罰。

2024年4月19日,白貝殼生產的Babycare託比恐龍牙刷及Free減壓揹帶分別在廣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上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組織的產品質量監督抽查中,被判定爲產品質量不合格。杭州市高新區(濱江)市場監管局沒收違法所得3092.67元,沒收不合格託比恐龍牙刷7個、Free減壓揹帶20件,同時罰款12900元,共計罰沒款15992.67元。

全國12315消費投訴信息公示平臺顯示,直接涉及“babycare”品牌的投訴有392條,涉及“杭州白貝殼實業股份有限公司”的投訴有953條。投訴品類包括嬰兒紙尿褲、奶瓶、衛生紙和兒童傢俱等多款線上及線下所售產品,主要問題集中在以次充好、質量不過關和售後服務態度等方面。此外,黑貓投訴平臺信息顯示,白貝殼公司累計相關投訴達到了1937件。

衝刺IPO未果,紅杉中國是最大外部投資方

據外媒報道,2022年上半年,Babycare當時正考慮赴港上市的可能性,計劃最早於2023年登陸港交所,預計募資規模爲3億至5億美元。2023年9月,Babycare與中金公司簽署輔導協議,正式啓動A股IPO進程。但一年多以來,其IPO進程仍未有實質性進展。

此外,Babycare成立至今完成兩輪融資,累計融資規模約10億元人民幣,投資方包括紅杉中國、鼎暉投資、華興新經濟基金等。IPO前,創始人李闊持股近80%,最大外部投資方紅杉中國持股6.72%,公司估值約30億美元。(羅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