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6凱道遊行」後 找到臺灣對話與經濟的未來
▲國民黨主辦426「反綠共 戰獨裁 凱道一起站出來!」大型集會活動,左起侯友宜、盧秀燕、朱立倫、韓國瑜、蔣萬安 。(圖/記者李毓康攝)
●塗力旋/臺中市社皮裡裡長
懷着一絲不安的情緒走出中正紀念堂,天空不時飄着細雨。心中不禁浮起一絲疑惑,等等會是怎麼樣的一個狀況呢?
看到外頭滿滿的人潮,來自全臺灣四面八方,舉着各自團體的旗幟、手舉牌,當然還有最熟悉的中華民國國旗。往景福門方向走去,沿途不時會突然冒出「罷免賴清德、戰獨裁」的口號,立刻就獲得滿滿的迴應,跟着一起喊,越喊越大聲。
原來有這麼多人跟我在一起
整條凱道已經堵得水泄不通,然而,離舞臺還有約三百公尺,仍聽不清楚臺上人的聲音,只好穿過層層的人羣,奮力的想擠到前面去,被人擠得差點喘不過氣來,才能勉強的看到大螢幕上的人。
趁着時間,稍稍觀察一下週遭的人羣結構,依舊是傳統藍軍的支持者居多,偶爾會出現一羣較爲年輕的面孔,多數都是貼着民衆黨的貼紙,他們雖然看起來稍稍有點不適應,卻都跟着喊着口號,兩羣體間互相的合作與鼓勵。隨着雨勢越來越大,現場的民衆卻沒有離開,有種希望展現出一定要把聲音傳遞出去的感覺。
從擔憂、抗議到對話
然而,此時心情開始出現了擔憂,一旁跑來搭訕的大哥,一句話擊中了我。他問說:「我們站出來,不是也展現了更大的民意,接下來該怎麼辦呢?」
近幾年來,不同意執政黨的民衆數次走上街頭,不能淪爲「爲走而走」!這麼一大羣人,都是賴清德總統所提到的,應該去大陸天安門抗議的「親共」同路人嗎?
民主政治的基礎是對話,唯有對話的過程中,才能找出彼此的異同,並且儘量往彼此最大共識的方向前進。然而,誠如國民黨朱立倫主席所說,目前賴政府心中只有「鬥」。
對立場不同者,選擇只有對立、不聽、不信的方式,失去了對話,當然也失去了基礎。這也是近年來臺灣民主政治光譜的兩極化,持續對立,彼此的同溫層只有越來越厚實。政治人物開始願意展開對話,纔能有一點點改變的契機。
探索臺灣經濟未來 刻不容緩
「笨蛋,問題出在經濟!(It's the economy, stupid!)」這句話是1992年,美國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柯林頓(Bill Clinton)擊敗爭取連任的共和黨籍總統老布希(George H. W. Bush)的關鍵名言。面對美國「大關稅」時代來臨,對臺灣產業來說,會是一個最關鍵的時刻,這也是賴政府無法忽視的議題。
目前賴政府提出「脫中入北」政策,可能讓臺灣更深陷於險境之中。只是,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J. Trump)的政策朝令夕改,他確有可能在國內經濟的劇烈影響之下而改變政策方向。
全球的經濟議題將也會牽動國內政治局勢改變,畢竟「先顧腹肚,才顧佛祖」。鄰近的韓國早已帶着含括貿易、投資、造船、能源等在內的「7月方案」前往美國關稅磋商,然而我們只聞樓梯響,不見人下樓。總不能連這個都輸韓國吧!臺灣產官學或朝野各界還不對話謀求解方嗎?
4月26日那天離開凱道和中正紀念堂,身上衣服早已經溼透,有種結束一場派對的感受,雖然仍有千頭萬緒,卻也要再次整頓後,爲了臺灣,明天再次出發啓程。
▼民主政治的基礎是對話,唯有對話的過程中,才能找出彼此的異同,並且儘量往彼此最大共識的方向前進。(圖/記者李毓康攝)
►思想可以無限大--喜歡這篇文章? 歡迎加入「雲論粉絲團」看更多!
●本文獲授權至「啓思平臺」,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或點此投稿,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