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0%!曾經的地產一哥們,快把號練廢了
來源:鳳凰網風財訊
作者:王婷婷
房企半年報進入尾聲,排除延期披露財報的企業,根據Wind萬得數據,截至2024年8月31日,共有約130家A股房地產企業(含各板)、約298家H股房地產企業披露今年上半年財務數據。
縱觀今年上半年的利潤指標,只有約48%的A股上市房企盈利,近52%的房企虧損。
這意味着,半年忙活下來,A股有一半上市房企不賺反虧。實際上港股亦然,盈利和虧損房企的比例差距逐漸擴大。
若拆細利潤指標,盤點2024年上半年的“利潤王”和“虧損王”,將更讓人驚訝。
此爲風財訊直擊半年報利潤篇的第一章,從虧損談起。
壹
盤點利潤的“降幅榜”,堪稱刺激。
根據Wind萬得數據,上半年歸母淨利潤降幅TOP5房企是:新港聯行(新三板企業)、深振業A、世茂3(即納斯達克上市主體400214.NQ)、中洲控股、大悅城。
上述五家房企的淨利潤降幅分別是:-7263%、-4176%、-2012%、-2009%、-816%。
新三板和美股納斯達克暫不討論,就主板而言,深振業A作爲深圳國資旗下的老牌房企,也是深圳第一批上市的國資房企,淨利潤竟如此順滑地下降超過41倍。
從財報可見,2024年上半年深振業A淨利潤虧損3.46億元,而2023年中期這一數額爲848.82萬元。管理層表示,這一虧損主要是由於公司基於審慎客觀的原則,本期計提了相應的存貨跌價準備。
據悉,深振業的土地和項目絕大多數位於大灣區。作爲中國最有能量的城市羣之一,是怎樣破敗的項目,才能計提如此規模的存貨跌價?
作爲深圳國資監管局直管上市房企,又爲何如此劣質的項目,能進入國資名錄?
同樣作爲國資,且爲央企中糧旗下房地產企業,大悅城今年上半年淨利潤虧損3.64億元,同比下滑8倍,也令人瞠目。
大悅城管理層表示,當期淨利潤大幅下降,主要原因是合作開發項目結算週期的影響、對聯合營企業的投資收益同比減少、綜合毛利率下降、部分項目計提資產減值準備導致。
今年以來,隨着執掌大悅城地產多年的中糧集團原副總經理周政被公訴,大悅城多名高管的被查風波有了進一步披露。
近日,大悅城宣佈了一系列董事變動。陳朗辭去董事長等職務、劉雲及朱來賓辭任非執行董事。同日,姚長林接任董事長等職務,張鴻飛、張明睿、吳立鵬獲委任爲非執行董事。
人事動盪似乎接近尾聲,姚長林也出席了今年的中期業績會,並表達公司未來深耕已進駐城市、優化投資佈局等發力點。
但姚長林的扭虧"翻身仗",好打嗎?市場才能給出答案。
貳
盤點利潤的“虧損榜”,堪稱驚悚。
打通A股和H股地產板數據,風財訊發現,2024年上半年虧錢最多的TOP5房企分別是:
世茂集團(-226.68億元)、融創中國(-149.57億元)、萬科(-98.52億元)、雅居樂(-96.74億元)、佳兆業(-91.15億元)。
萬科今年的確不容易,一直在加快銷售回款、合理融資、處理資產守住財務安全底線。
截至中期,萬科年內已無境外公開債,境內只有一筆20億元的中票,基本能安全度過煎熬期。
世茂也處於破釜沉舟的階段,前董事長許榮茂已積極處置了海內外多處個人資產,以及海外公司資產,推動境內外債務的平穩解決。
8 月 29 日許榮茂退休,許世壇接任董事局主,市場並不意外,就像如果有一天*st世茂真的退市了,市場或許也驚歎有限。畢竟,週期蹉跎了太多個人和企業的豪情和激情。
好在世茂還在堅持,通過多種方式處理虧損,包括資產轉讓、債務重組和積極自救措施。好在融創孫宏斌還有“誓不做第二個許家印,賣酒店賣股份要還錢”的強硬……
這羣房地產“老資歷”的代表們,都還在爭取最後的體面。畢竟,誰又想冠上“虧損王”的稱號呢?
不過此時就定論“虧損王”其實不甚客觀,畢竟還有多家房企尚未公佈中期財報。屆時的劇情是“延期處刑”還是“喘息亮相”,只有靜靜等待。
此外,今年中期虧損榜上,竟然出現了新世界發展、領展房產基金、九龍倉集團等幾個老牌港資企業,同樣出乎很多人意料。
然而所有奇怪,行情終會讓人見怪不怪。江湖就是這麼一個地方,人在飄、刀在削。但江湖也是這麼一個地方,容得下每一輩人的落寞與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