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股災衝擊!「散戶風向球」餘額蒸發近1,500億
根據央行公佈,3月日平均貨幣總計數M1B及M2月增率-0.43%及0.08%,而年增率則分別下降爲1.82%及4.38%,分別創2009年2月及2020年6月以來新低,主因資金淨匯出與放款與投資年增率下降。累計前三月M1B及M2平均年增率分別爲3.09%及5.03%。
央行官員分析,3月證券劃撥存款餘額不論是月底或旬平均餘額均下降,主要還是跟着股價向下修正,3月平均股價指數大跌至22,194點,且日平均成交值也剩下3,040億元,以及3月底股票市場融資金額同步降至4,256億元,各項數據都呈現向下。
官員也說,證券劃撥存款餘額減少,同步反映出3月股市成交值、成交張數及股價指數,整體來看是「價量都往下」,證券劃撥存款餘額也相對應下修,符合3月股價走勢。
而至於M1B及M2年增率創低,官員分析,主要因素是去年3月基期墊高,而M1B年增率放緩,可從兩方面解讀,一是證券劃撥餘額下降,二是3月有廠商將活存拿去償還銀行借款,另外也有些外資把在臺灣賺到的獲利,以現金股利方式匯到國外母公司,使活存活儲下降,整體M1B年增率下滑。
M2年增率同步放緩,主因外匯存款餘額下滑,年減幅擴大至1.42%,官員說明,首先是3月底出口商季底有新臺幣資金需求,賣美元或其他外幣轉成新臺幣做爲資金使用,使外匯存款下降;其次是國人3月在海外股權證券投資較以往增加,造成外匯存款年增率下降。
而從臺股交易比重來看,3月因僑外法人(外資)比重上升至37.4%,創下統計以來史上高點,本國法人(內資)升至13.3%,而本國自然人(散戶)佔比則升至49.3%。官員說明,外資比重創新高,主要是3月散戶撤得更快,加上外資賣超金額不小,也讓交易比重拉高。
而近一步觀察象徵「外資」的外國人新臺幣存款餘額,3月回降至1,667億元,年減13.25%。官員分析,由於2月下旬外資賣股,但仍持續將資金停泊在外人新臺幣存款帳戶,一直跨越到3月才進行匯出,因而導致3月餘額比2月更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