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還是8×3?陸小二數學題讓家長吵翻天 數學老師現身釋疑
示意圖。圖/ChatGPT生成
近日,中國一道簡單的小學二年級數學題在浙江杭州引發熱烈討論:3個盤子,每盤8個水果,若想算上總共多少個水果,列式應寫爲「3×8」還是「8×3」?一名學生寫下「3×8」,卻被老師判錯,家長羣組頓時炸開了鍋,不少家長質疑:結果相同,順序真有那麼重要嗎?
除了上述例子,順序的重要性還體現在將加法算式改寫爲乘法算式,例如據杭州蕭山一位家長在當地APP上反映,孩子算式寫成「7+7+7=3×7」、「8+8+8+8=4×8」,卻被老師判錯。這些案例都讓輔導作業的家長直呼不明白,「明明結果是一樣的,順序有這麼重要嗎?」、「明明從小自己學的時候,只要結果是對的,就能判對!」,還有家長坦言,明明結果是一樣的,爲什麼要這麼複雜?
學生算式次序被老師判錯引起家長熱議。圖/截自香港01
對此,有數學老師解釋,2025年秋季新教材要求學生嚴格遵循「每份數×份數=總數」的乘法算式結構。例如,3個盤子每盤8個水果,應寫爲「8×3」(每份8個,3份),以幫助學生建立「量×份數」的認知,理解倍數關係。
該數學老師續解釋,對於二年級學生,理解「每份數×份數=總數」可能有難度,因此常以「相同加數×個數=總數」來引導。例如,2個3相加寫爲「3×2」,3個2相加寫爲「2×3」。這種方式旨在讓學生從具體情境中掌握乘法的本質。
拱墅區一所小學的包老師亦表示,過去教材對順序要求較寬鬆,但新教材對乘法順序要求更明確,旨在讓學生深入理解乘法含義,這對後續學習除法也有幫助。她提到,開學以來已多次與家長溝通,特別是二胎家庭,因教材變化感到困惑。另一位小學數學老師也確認,作業中若乘法順序錯誤,將被判錯。
而人民教育出版社在教材反饋平臺迴應稱,乘法算式的寫法是對乘法定義的約定,在具體情境下其意義唯一,順序不可隨意顛倒。
不過,這一解釋仍讓不少家長摸不着頭腦。90後父親閆先生表示,他小時候學乘法時,只要結果正確,順序並不重要。然而,他的母親、70後李女士回憶,當年學算術時就要求分清「乘數」和「被乘數」,類似除法的「除數」和「被除數」,強調數量或單位在前,份數在後。
網友對此意見不一。有人質疑,若順序如此重要,爲何九九乘法表只教一種順序?有二胎家長抱怨,去年教大孩子時「3×8」正確,今年教小孩子卻不行,標準變化讓人無所適從。也有網友建議,在算式後標註單位(如「8個水果×3盤」)能更清晰表達含義。
但部分網友支持新教材做法,認爲明確順序有助於孩子理解乘法邏輯。例如,「3只5兩的梭子蟹」和「5只3兩的梭子蟹」總重量雖相同,但含義不同,順序反映了實際情境的差異部分網友支持新教材做法,認爲明確順序有助於孩子理解乘法邏輯。
延伸閱讀:
中國唯一!深圳女網紅奪國際數學獎 16歲入牛津 曾在港工作7年
34歲數學家王虹成菲爾茲獎大熱 丘成桐盛讚:年輕一代最偉大學者
文章授權轉載自《香港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