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歲女童鉈中毒,醫院稱系人爲投毒

僅供醫學專業人士閱讀參考

“醫學界”綜合整理

“3歲女童脫髮眼神呆滯被查出鉈中毒”一事引發關注。

據報道,家屬稱3歲女兒因不明原因眼神呆滯,無法正常行走,“孩子突然跳不起來,走路像踩棉花,頭髮大把大把掉”。

就醫後,當地醫院懷疑孩子中毒,於是轉診至湖南省職業病防治院(南華大學附屬職業病防治院),被確診爲急性鉈中毒。

文獻顯示,鉈是地殼中自然產生的一種元素,主要以單價元素的形式存在,屬於被國家嚴格管制的化學物質,人們在生活中一般接觸不到,化學商店中也買不到。

不過,鉈中毒的事件並不少見,最廣爲人知的便是“朱令鉈中毒”一案。

對於此次3歲女童中毒一事,5月9日,湖南省職業病防治院宣傳科工作人員告訴《中國新聞週刊》,該病例是去年的病例,女童去年已痊癒出院。據其瞭解,女童是湖南人,常住在山東,去年4月左右出現脫髮等症狀,到該院門診就醫。

經過相關毒物檢測,發現該女童血鉈、尿鉈值均超標,治療約1個月後,女童痊癒出院。

爲查明中毒原因,醫院建議家屬報警,工作人員表示,“通過家屬的反饋,山東警方確定是人爲投毒”。至於更多具體情況,因涉及患者隱私,院方無法對外透露。

該工作人員表示,今年公佈此案例是希望進行科普,以便儘早識別中毒症狀。

北京協和醫學院比較醫學中心副研究員楊師2022年在科普中國刊文介紹,我國鉈中毒的途徑有如下四類:

一是因採集和加工含有鉈的礦(汞礦),在含鉈的礦渣上面覆土造地種菜;二是在高溫加工鉈鹽的生產環境中,在毫無防護設備的條件下徒手作業,大量吸入含鉈蒸汽;三是將鉈鹽當作食鹽誤服;四是作爲可能謀害他人的手段。

鉈中毒48小時內被稱爲潛伏期,會有噁心、嘔吐,腹脹、腹痛,便秘以及少見的腹瀉,通常在攝入毒物數小時內發生,也可發生心動過速、高血壓和胸痛。2天到2周爲進展期,四肢如“萬針穿刺”、肌肉無力,常被當作吉蘭-巴雷綜合徵。

此外,突發脫髮(毛囊壞死)是鉈中毒的典型標誌,還包括手掌和足底紅斑樣改變,色素沉着過度伴溼疹樣皮膚改變;部分病例發生急性腎損傷、肝毒性、貧血等。2-3周後爲晚期,視神經萎縮伴視力喪失、運動障礙、言語障礙、智力異常、記憶障礙、焦慮及抑鬱等。

本文來源:醫學界

責任編輯:葉子

*"醫學界"力求所發表內容專業、可靠,但不對內容的準確性做出承諾;請相關各方在採用或以此作爲決策依據時另行覈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