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赴花蓮勘災 卓揆稱「不是來究責」

水利署8日指出,馬太鞍溪堤防已加高、加固,預計明年4月完成堤防復建工程。(王志偉攝)

花蓮洪災造成災情慘重,行政院長卓榮泰8日第3度赴災區勘災,卓揆強調重建規模以200億元計算,「不夠我們可以再加」,他也提到「我們來這裡都是來救災,不是來究責的」,並指示各部會持續全力協助,儘快恢復正常。

卓揆昨到災區,先聽取中央災害應變中心前進協調所總協調官季連成報告救災狀況。季連成指出,國軍主要負責人員搜救與災區人力支援,協助民衆恢復基本生活水準,但救援任務與居家修復性質不同,「不會讓國軍去挖化糞池」。

卓揆表示,復原計劃有3項很重要,他已要求政委陳金德與工程、國土單位設立「東部國土安全韌性專案小組」,審慎研議及評估災區交通、公共設施復原計劃,以及部分居民居住安全性等考量,使國人未來在可控範圍內生活安全無虞。另對於災區淤泥、泥砂及土石問題,也請陳金德設法與民間合作儘快解決,以恢復花蓮美麗的面貌。

他說,許多遭淤泥覆蓋的農田可能需要經過多年修復才能再使用,因此中央將成立農田再生覆育專案小組,研議如何照顧農民生活並覆育農田,唯有通過上天給我們的考驗,才能讓花蓮農地再生。

卓榮泰還前往光復二號堤防視察第1階段馬太鞍溪土堤構築現況。水利署簡報指出,臨時堤防已加高、加固,預計明年4月完成堤防復建工程,也會同步進行疏濬。

環境部則預估,光是市區的淤泥就達100萬立方公尺,部長彭啓明表示,此次的淤泥量極大,「100萬噸就跟一座小山一樣」,若依過去經驗來看,恐怕要2年至3年才能完成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