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列印結合AI 雷射接戰能力再進化

美軍着手運用3D列印與AI技術,提升AI識別效能,進而強化導能武器防空能量。圖爲艦載導能武器攔截無人機示意圖。(取自洛馬網站)

AI經過模型訓練後,可迅速識別來襲無人機的型號與弱點,提升高能雷射的破壞力。(取自DVIDS網站)

美陸戰隊開發的「遠征高能雷射」(HELEX)系統,已參與AI辨識系統測試,可望提供經驗與技術回饋。(取自DVIDS網站)

美神盾艦「普雷貝爾號」(DDG 88)去年試射「導能武器暨光學炫目與監視整合系統」(HELIOS),展現先進防空戰力。(截自美國海軍影片)

科技網站「New Atlas」報導,美國海軍正着手運用3D列印與人工智慧(AI)技術,開發全新的AI辨識系統,藉由縮短對來襲目標的識別流程、定位結構弱點,提升雷射導能武器(LDEW)的殺傷力,有效反制無人機飽和攻擊威脅。

這項計劃由美國海軍研究所(NPS)、海軍水面作戰中心、洛克希德馬丁集團、波音集團與美空軍研究實驗室(AFRL)合作,並在聯合定向能轉型辦公室(DE-JTO)、海軍研究辦公室(ONR)經費支持下展開。

首先,以3D列印製作MQ-9「死神」無人機等多款無人機模型,建構超過十萬張不同角度、方位的影像,並透過模型訓練(Model Training)作業,提升AI對無人機外型、動力系統與結構弱點的識別效率。

接下來則運用雷射武器系統(LWS)進行測試,由雷達偵測目標的方位與速度,並將資料傳輸給LWS紅外線感測器,讓AI精確識別目標類型與弱點,迅速設定接戰距離和方位,發射高能雷射摧毀來襲目標。

美陸戰隊「遠征高能雷射」 參與系統測試

協助開發追蹤技術的達格倫大學科學家蒙塔格指出,無人機的規避機動會限縮高能雷射的照射時間,因此新技術可望顯著提升接戰效率與破壞力。不過,現階段仍需要持續運用大量模型訓練提升識別效能,而空間距離、大氣環境等物理特性限制,也有待克服。

報導說,這項技術雖然尚處於研發階段,但已開始運用陸戰隊開發的「遠征高能雷射」(HELEX)系統進行測試,用於驗證反無人機(C-UAS)技術潛力,未來除可望提升目獲與接戰效能,也可應用於美軍艦艇配備的新型導能武器上,有效強化防空作戰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