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C成禍首!乾眼症患者年輕化 中醫教自救訣竅

隨着電腦、手機等3C電子產品的普及,長時間使用螢幕導致乾眼症的患者,不僅逐年增加且有年輕化的趨勢。(南市醫提供/洪榮志臺南傳真)

隨着電腦、手機等3C電子產品的普及,長時間使用螢幕導致乾眼症的患者,不僅逐年增加且有年輕化的趨勢。臺南市立醫院中醫部醫師江驊修建議,患者除可使用中藥調理、鍼灸療法外,平時還可按摩眼睛周圍穴道,並注意養成良好的用眼習慣,就能減少眼睛不適的機率。

江驊修表示,乾眼症的典型症狀,包括:眼睛乾澀、易疲勞、異物感、燒灼感等,長期下來會影響日常生活品質,尤以年長者及女性族羣最多見。

江驊修指出,乾眼症在中醫學中被稱爲「白澀症」,嚴重者甚至稱爲「神水將枯」。古籍《靈樞.大惑論》記載:「五臟六腑之精氣,皆上注於目而爲之精」,說明眼睛功能與體內臟腑精氣的運行息息相關。其中,肝腎不足、肺陰虧虛、脾胃失和等因素,均可能誘發乾眼症。針對不同病因,可使用熟地、麥門冬、菊花、枸杞等中藥進行調理。

江驊修還說,鍼灸療法也可促進眼周氣血循環,有助於減輕乾眼症的不適症狀。在臨牀上,透過攢竹穴、太陽穴等近端穴位結合太沖穴等遠端穴位的鍼灸,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乾眼問題。

江驊修建議,平時可按摩眼睛周圍穴道,如攢竹穴、魚腰穴、絲竹空穴、睛明穴等,但按摩力道宜輕、速度宜慢,切勿壓迫眼球,每個穴道按壓5分鐘,每天2至3次,也可使用溫水熱敷眼睛,每天10分鐘,放鬆眼部肌肉並改善眼部循環。

此外,日常生活中還應注意養成良好的用眼習慣,避免長時間盯着螢幕,每隔45分鐘休息10至15分鐘;避免熬夜和乾燥環境;保持均衡飲食,多攝取富含維生素A和B的食物,如胡蘿蔔和菠菜;並戒菸與適度紓壓,如此將可減少眼睛不適的機率。

★《中時新聞網》:吸菸有害健康 中時新聞網關心您!戒菸專線:0800-6363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