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所對特朗普“免疫”的高校
特朗普凍結了美國諸多高校的聯邦研究資金,甚至對部分頂尖學府提出具體要求,以此作爲給予聯邦資金的交換條件。而有39所院校,它們實力強勁,有底氣與哈佛大學一道抵禦特朗普施加的壓力。
在哈佛大學官網上,“研究推動進步”(Research Powers Progress)幾個白色字樣格外醒目。在這句標語之下,這所常春藤名校近期取得的一系列科研突破一一羅列,從療效更佳的臨牀抑鬱症治療方法,到助力中風患者恢復行動能力的機器人研究成果。這無疑也是對特朗普政府全面削減大學研究經費之舉毫不隱晦的譴責。
4月14日,哈佛大學因校長艾倫·加伯(Alan Garber)公開反對特朗普政府成爲輿論焦點。他拒絕接受政府提出的要求,即取消多樣性項目、限制學生抗議活動以及接受聯邦政府審計,從而換取聯邦資金支持。在加伯做出此番表態的兩週前,聯邦機構宣佈將對哈佛大學90億美元經費展開審查。特朗普政府迅速回擊,凍結了哈佛大學22億美元的多年期撥款以及6000萬美元的多年期合同。15上午,特朗普在其社交媒體平臺Truth Social發文,威脅要取消哈佛大學的免稅資格。這無疑是筆鉅額資金損失,但加伯想必經過了慎重權衡,認爲哈佛大學有能力扛住這一衝擊。這所擁有388年曆史的大學坐擁530億美元捐贈基金,規模爲全球之最。它還有着深厚的慈善關係網絡,信用評級達AAA級,與其他一些院校相比,其日常運營對聯邦資金的依賴程度也相對較低。
在全美數千所高校中,享有如此優越條件的院校極爲少見,但也並非僅哈佛一家。《福布斯》梳理出了39所院校,它們收入來源多元,財力充沛(主要體現爲擁有鉅額捐贈基金),足以抵禦特朗普政府打着打擊校園反猶主義的幌子迫使自身屈服的壓力。這份名單並非只是羅列最富有的高校,比如擁有148億美元捐贈基金的哥倫比亞大學就不在其中,捐贈基金約達102億美元的康奈爾大學也未上榜。這兩所常春藤盟校的學生人數都達數萬人,遠超其他一些同檔次院校,攤到每名學生身上的捐贈基金僅約爲36萬美元。面對可能失去4億美元聯邦撥款和合同的威脅,哥倫比亞大學最終向政府要求屈服。這些要求包括對中東研究項目展開審查,以及通過聘請36名特別官員、禁止使用面罩掩蓋身份等舉措,全面改革學生抗議政策。
名單中39所院校的生均捐贈基金至少有50萬美元,且在《福布斯》財務狀況評級中至少得到B+評分。除了捐贈基金規模達330億美元的普林斯頓大學外,其他院校聯邦資金佔運營收入的比例都在20%及以下。
今年2月,坐擁407億美元捐贈基金、財務狀況評級爲A+的耶魯大學宣佈,會繼續資助那些科研經費意外被終止的教職員工和研究生。其他一些財力雄厚的私立研究機構也榜上有名,其中包括聖母大學、範德比爾特大學以及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名單中多數都是資金充裕的文理學院和教會院校,比如位於馬薩諸塞州西部、互爲競爭對手的威廉姆斯學院和阿默斯特學院,兩所學校捐贈基金均爲33億美元,財務評級皆爲A+;還有北卡羅來納州的戴維森學院,捐贈基金爲13億美元,財務評級爲A。這類規模較小的院校更專注本科教學,而本科教學並不依賴聯邦研究資金。
值得留意的是,麻省理工學院未出現在這份名單中。根據最新聯邦數據,該校約53%的運營收入源自聯邦撥款、專款和合同,而且國際學生佔學生總數的比例達31%。這所頂尖科技大學的捐贈基金規模超235億美元,約合每名學生180萬美元,可鑑於其對科研的高度重視,一旦失去大量聯邦研究資金,要彌補這樣巨大資金缺口頗有難度。普林斯頓大學約41%的運營收入來自聯邦資金,但該校領導層已明確表態要拒絕配合特朗普。普林斯頓大學校長克里斯托弗·艾斯格魯伯(Christopher Eisgruber)在接受《紐約時報》的《The Daily》播客採訪時稱:“美國科研及美國高校教學質量賴以維繫的資金正面臨威脅。”不過他並不打算向特朗普政府作任何妥協。普林斯頓大學還計劃發行3.2億美元的AAA級債券,用於支持學校日常運營,可能涵蓋科研項目資助。
高等教育財政與治理顧問、前紐約默西學院(Mercy College)院長露西·拉波夫斯基(Lucie Lapovsky,)指出,對於那些打算“硬剛”政府、可能捨棄聯邦研究資金的學校而言,單純靠動用鉅額捐贈基金來填補缺口並非易事。“當前被凍結的資金大多是研究經費,而多數捐贈基金都有特定的用途限制。所以,你不能突然間把這些錢轉用於艾滋病研究、癌症研究或者氣候研究,因爲這些資金可能是用於支付獎學金、教授職位費用或其他類似用途的。”她解釋道。
學校可以聯繫那些捐贈了受限資金的捐贈者,請他們暫時解除資金使用限制,或者把資金改作他用。“學校陷入嚴重財務困境時,常會出現這種情況。”拉波夫斯基說,“通常它們會聯繫捐贈者,看能否重新調整資金用途,或者用這些資金彌補赤字、支付日常運營費用。”學校還可以借特朗普眼下對精英大學的打壓,呼籲新的捐贈。
即便實力強勁如哈佛,在沒有任何聯邦資助的情況下維持現狀也是個極大的挑戰。拉波夫斯基表示:“以往存在着一套既定的體系:私人資金和捐贈基金支持某些事務,政府資助另一些事務,而基金會也會支持特定項目。科研則通常主要依賴政府資助。”她補充道:“有些學校確實有資金可以重新調整用途,用來支持科研,但聯邦科研經費的體量實在太龐大了。”
本文譯自:
https://www.forbes.com/sites/emmawhitford/2025/04/16/39-trump-proof-universit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