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萬小學生用抖音 監院指「危害兒少、威脅國安」促政府管制TikTok
▲監察院。(圖/記者李毓康攝)
記者杜冠霖/臺北報導
美國國會去年以威脅國家安全理由,通過TikTok(抖音)「不賣就禁」法案,歐盟也因爲抖音蒐集用戶個資儲存於中國,開罰5億3千萬歐元的鉅額罰款。我國部分,監察院昨(22日)公佈調查報告,報告指出政府治理社羣平臺的法規零散,政府在社羣平臺及推播演算法風險之評估能力、兒少隱私權保護及與跨國平臺之協調及查處能量均有檢討必要,對處理TikTok違反自律規定、不當蒐集兒少個資、及作爲中共對臺認知作戰工具等情事,態度消極懈怠,亟需積極檢討改進。
監委指出,TikTok是一個罔顧企業社會責任、高度爭議性的社羣平臺,對臺灣的威脅主要有二:其一,TikTok對兒少的學習造成負面作用、對他們的健康和生命潛藏重大威脅。TikTok爲了衝高用戶量,其推播方式鼓勵散播一些高度危險的挑戰遊戲,迄今在各國已造成一百多位兒少死亡,健康因此嚴重受損的兒少更多,不少受害兒少的父母已經向法院提告TikTok。
TikTok的危險性由其執行長周受資公開表示不會讓他的小孩使用TikTok可想而知。臺灣許多父母可能不知他們的小孩使用TikTok,縱然知道,很可能不瞭解TikTok的危險性,教育部或政府相關部會有責任提醒兒少的父母。
監委指出,其二,TikTok嚴重威脅臺灣的國家安全,第一、TikTok蒐集用戶個資儲存於中國,歐盟設於愛爾蘭的資料保護委員會,經過數年的調查發現TikTok將用戶資料儲存於中國的伺服器,已經於今年對TikTok處以5億3千萬歐元的鉅額罰款。
監委表示,第二,TikTok等社羣媒體自律規定,需13歲以上才能申請帳號使用,13-17歲要使用TikTok也受到各種限制,但本案經分析「TCS臺灣傳播調查資料庫」2023年資料,竟發現我國9至12歲國小兒童使用TikTok之比率高達46.1%,推算使用TikTok的國小三至六年級人數可能高達38萬人,顯示TikTok的自律規定形同虛設,而這些兒少個資很可能爲中共所掌握。
監委也提出,美國羅格斯大學(Rutgers University)一份研究報告「中共的數位魅力攻勢(The CCP's Digital Charm Offensive)」指出,TikTok透過演算法持續灌輸和擴大用戶對中國的好感、壓制反中共的內容。知名媒體包括《華盛頓郵報》、《紐約時報》、《BBC新聞》等,均指出有證據顯示TikTok是中共的宣傳工具。連英國的《金融時報》對中共以TikTok爲工具對臺灣進行認知作戰,都爲臺灣的前景擔憂。4.TikTok成爲中共對臺散播錯假訊息的平臺
三位委員強調,政府在推動「數位服務中介法」立法受挫後,對社羣平臺的治理顯得消極,在社羣平臺擁巨大影響力的今天,任由跨國平臺上的爭議訊息以不透明的推播演算法散佈,對於平臺自律條款形同虛設毫無課責機制,對TikTok和小紅書等平臺對國家安全的威脅缺乏因應作爲,這絕非民衆及國家安全之福,政府相關單位實宜積極加以檢討改善,俾使我國數位平臺治理制度趨於完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