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氪首發|「碰杯站」完成5000萬融資,想讓更多人喝上“平價星巴克”
文|李小霞
36氪獲悉,智能飲品零售品牌「碰杯站」(運營主體:杭州華頂聲學科技有限公司)近日已完成5000萬元融資,投資方爲南天信息所控股的南天數金,本輪融資將主要用於加速機器設備的市場鋪設、渠道拓展及運營優化。
「碰杯站」始於2022年,是由杭州華頂聲學科技有限公司運營的項目,後者作爲一家智能零售基礎設施服務商,專注無人零售領域AIOT解決方案研發與規模化運營,旨在將「碰杯站」打造成智能飲品機領域第一品牌。
近幾年,以瑞幸爲首的中國咖啡品牌憑藉數萬家門店和極致性價比策略,徹底點燃了年輕一代的“咖啡癮”,推動中國咖啡市場以年均超25%的複合增長率高速擴張。
數據顯示,2024年全國人均年咖啡消費量已達22.24杯,但這一數字背後隱藏着關鍵結構性落差,日本、韓國人均消費量分別高達281杯與353杯。當本土咖啡品牌完成市場啓蒙後,這片增長空間依然廣闊的巨大市場,正呼喚更便捷、更高性價比的解決方案,尤其是在傳統咖啡店難以覆蓋的高流量場景。
而「碰杯站」的誕生,正是踩在中國咖啡消費狂飆突進的黃金節點上。
不久前,星巴克中國宣佈大動作,對三大王牌品類——星冰樂、冰搖茶、茶拿鐵,共計數十款產品將集體降價,以大杯爲例,平均價格降幅達到5元左右。而咖啡產品價格依然在30元左右。
據悉,「碰杯站」共享智能飲品機搭載了星巴克同源膠囊咖啡,將一杯門店售價20多元起的咖啡壓至9.9元。
創始人李紹清告訴36氪,市面上共享咖啡機多存在咖啡豆受潮、蟲害污染等問題,而「碰杯站」採用充氮脫氧專利技術,嚴選阿拉比卡咖啡豆在採摘後即時研磨,密封入膠囊並注入氮氣,鎖定風味長達18個月。
這不僅解決了咖啡豆易受潮、香氣易散失的問題,更杜絕了傳統自助咖啡機令人詬病的食品安全隱患。
此外,傳統的咖啡機產生大量咖啡豆殘渣,極易發黴,管道要時常清洗,而「碰杯站」僅需一顆清洗膠囊就可以實現自動清洗,“我們的封閉式膠囊系統結合每杯自動清洗功能,讓每一杯飲品都安全無憂。”
口味不穩定是傳統自助機的另一大痛點。“碰杯站”的解決方案是標準化的大師級配方。在設備智能化上,「碰杯站」也下足功夫。其飲品機內嵌五條精密機械臂,高度模擬人工生產流程,確保飲品製作的穩定性和一致性,並能靈活出品冷熱飲,“冬暖夏涼,滿足不同季節需求”。
“它可能無法100%比擬頂級咖啡師現場手衝,但能穩定達到90%的優質門店水準,且每一杯都保持一致。”李紹清說道。這意味着消費者隨時隨地都能便捷地獲得一杯品質穩定、接近星巴克門店風味的咖啡。
但「碰杯站」的野心不止於咖啡,據悉其單機設備最多可容納20種不同SKU(如咖啡、奶茶、果汁),這意味着除了豐富的咖啡選擇,還可靈活配置奶茶、果汁等多種飲品,滿足多元化需求。
設備佔地不足1平方米,卻是個“微型飲品站”,並具備實時數據監控、遠程運維等智能化功能,使其能高效部署於機場、高鐵站、寫字樓、醫院、景區、酒店等高流量場景。
此次投資方南天數金,其背景頗具深意。穿透其股東結構,可見雲南省工投旗下的雲南綠色食品有限公司身影——這家公司深耕雲南咖啡田,正是雀巢的重要合作伙伴。這層關聯不僅爲“碰杯站”注入了5000萬資本活水,更在咖啡豆源頭供應及產業鏈生態協同上打開了巨大的想象空間,預示着從雲南優質咖啡豆到消費者手中一杯香醇咖啡的更短鏈路可能。
據李紹清介紹,“碰杯站”設備研發投入近2億元,經過一年多的市場驗證和60餘次產品迭代,設備故障率已降至極低的1‰,運營模型和點位評估機制也日趨成熟,爲大規模複製打下堅實基礎。
基於此,「碰杯站」正全力推進“千城萬店”計劃。公司已啓動城市合夥人招募,目標覆蓋全國約1000個區縣,鋪設超2萬臺設備。
瑞幸證明了平價咖啡的巨大市場,而「碰杯站」想用智能化的方式,在更廣泛的場景複製這種‘咖啡平權’。而隨着設備的鋪設,一杯融合星巴克品質、極致性價比與智能科技的咖啡新體驗,即將涌向全國的機場、寫字樓、醫院和社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