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K約聘員 難比24小時待命教官
教官有軍人身分,在校園內穿着軍服,具有震懾作用。(教育部提供)
以前高中職校園普遍有教官,他們全天候24小時待命,而且使命必達,肩負起校園安全的責任。但隨着教官退出高中校園,改由學務創新人力登場,他們是約聘僱人員,適用《勞基法》,月薪僅約3.5萬元,時間到就要下班,這樣的工作模式,根本難以取代教官,校園就無法像以前那樣安全。
教官有軍人身分,具有服從的天職,只要學生出事,即使是半夜、事發地點在高山上,他們也全力完成搶救任務。此外,教官在校園內穿着軍服,也具有震懾作用,學生害怕他們的威嚴,行爲上會比較收斂一點。
但隨着教官逐漸退出校園,原本教官室的校園安全業務,例如:防制校園霸凌、防制學生藥物濫用、校園災害事件防制應處、學生賃居訪視、外人入侵校園等緊急安全事件之預防與處理,及警政教育聯繫與校外聯合巡查等,都回歸爲學務主任、生輔組長及學務創新人力的權責。
教育部以學務創新人力來取代教官,但給的待遇卻很差,每月薪水大約僅3.5萬元,實在很低。而且這些人力適用《勞基法》,他們每日有工時限制,如果學生在非上班時間出事,學校很難要求他們來處理問題。
目前校園問題比以前多,性平、霸凌、自殺等案件不時發生,且家長及學生動不動就投訴,需要更專業人士才能處理。但學務創新人力解決問題能力普遍不足,臺灣教育系統正面臨着重大挑戰。
比較教官和學務創新人力的工作待遇及態度,可預見校園不會像以前那樣安全。民進黨政府可以讓教官退出,但卻不能讓校園安全打折扣,教育部必須提出辦法,確保校園是一個安全的環境,讓學生可以安心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