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羣煙幕營野戰急造縱火兵器訓練】熟稔作業程序 降低危安風險
陸軍化學兵第33羣煙幕營煙2連煙幕班班長陳伸傑上士。(記者李承勳攝)
陸軍化學兵第33羣煙幕營煙2連煙幕班班長陳廷翰上士。(記者李承勳攝)
野戰急造縱火兵器訓練爲化學兵中專業項目之一,具高風險危安,每位官兵在強化自身本職學能,更需熟稔作業程序。陸軍33化學兵羣煙幕營煙2連煙幕班班長陳廷翰上士表示,捆綁爆藥及電雷管具有極高的風險,在縱火組擔任操作手必需取得「野戰急造縱火兵器訓練班」及「爆破基礎訓練班」的專長,具備縱火及爆破的知識後,才能正式成爲一名合格的操作手。
擔任本次操作手的陳廷翰指出,回憶起受訓期間教官的特別指導,因雷管具備起火藥及爆藥的功效,後續可能會衍生靜電而引爆,操作前需完成靜電釋放;並強調,每位官兵需按照操作程序,熟稔每個動作要領,避免造成訓練上的危安。
煙幕班班長陳伸傑上士表示,在調配奶磅炸彈的過程中,依照比例採少量多次的方式,讓納磅粉與汽油中的油脂融合吸附,形成化學反應。因此,在調製納磅炸彈時需格外注意調配濃度,因爲濃度高低將直接影響爆炸的範圍與燃燒效率,稍有誤差都會間接影響縱火效能與作戰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