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多歲OL下背痛只能站着上班!重訓增肌力仍無效 中醫3招改善

▲員榮醫療體系員榮醫院中醫部呂彥璋醫師爲患者鍼灸。(圖/員榮醫院提供)

記者洪巧藍/臺北報導

一名30多歲女性上班族,下背痛嚴重只能站着上班,每天都要吃止痛藥,雖嘗試復健等多種治療效果有限,甚至想借由重訓鍛鍊肌力,練到硬舉可達1百公斤仍無法改善,輾轉尋求到中醫協助。中醫師分析,患者下背痛並非單純因重訓或椎間盤問題引起,而是多重因素交互作用的結果,經過一個月用藥、鍼灸並教導患者練習用腹部呼吸,患者終於能一睡到天亮,也能坐着上班。

收治個案的員榮醫院中醫部醫師呂彥璋分析,患者身兼行政主管,工作壓力不小,下班後先去健身,回家後再加班至深夜1、2點,每天睡眠時間僅4、5個小時,睡眠不足導致肝經與心經經絡過度緊繃,中醫觀念認爲,肝經循行於骨盆、下背至肩胛區域,若氣血不暢、經絡僵硬,便難以放鬆下背肌肉,加劇疼痛。

呂彥璋觀察也發現,患者呼吸時習慣於胸式淺呼吸,氣息無法下沉至丹田(腹部)。在重訓硬舉時,理想呼吸方式應是吸氣使腹腔充滿,形成內在壓力支撐軀幹,再穩定出力。但患者淺呼吸導致腹腔壓力不足,僅靠背部豎脊肌硬撐,長期下來對腰椎造成過大負擔,誘發疼痛。

進一步檢查發現患者胸椎、肋骨與骨盆存在相對反向旋轉情況,這種結構失衡加劇下背部不適。呂彥璋解釋,這種旋轉問題常見於久坐或姿勢不良者,若未矯正,即使重訓增強肌力,也難以根治疼痛。

▲員榮醫療體系員榮醫院中醫部呂彥璋醫師解說如何練習腹部呼吸。(圖/員榮醫院提供)

呂彥璋後續制定綜合治療計劃,首先以鍼灸及徒手調整手法放鬆患者肝經、心脾經絡,緩解經絡緊繃,並叮矚患者調整睡眠時間,呂彥璋指出,從中醫的角度,最好能在晚上10點到11點間入睡,如果因工作需晚睡,至少要睡滿7小時以上,身體才能得到充分修復。

後續也指導患者練習腹式呼吸,呂彥璋說明,將氣息沉至丹田,形成穩定腹內壓,這種呼吸技巧能減輕下揹負擔,提升重訓安全性與效果。之後利用鍼灸及徒手手法調整患者身體,矯正胸椎與骨盆旋轉問題,恢復身體結構平衡。經過約1個月持續治療,患者右臀與下背疼痛顯著改善,不僅恢復重訓,還逐漸提升負重成績到120公斤,生活品質也大幅提高。

呂彥璋提醒,重訓確實能增強腰背肌力,對改善下背痛有益,但前提是技術與身體狀態需匹配。許多人誤以爲只要腰背肌力夠強就能避免疼痛,卻忽略呼吸、睡眠與結構平衡的重要性。他特別提到,現代人因壓力與不良習慣,呼吸常變得淺表,失去嬰兒時期自然的腹式呼吸,這對核心穩定與脊椎健康影響深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