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億美元 AMD股權換OpenAI訂單

圖爲OpenAI執行長奧特曼(右一)與超微(AMD)執行長兼董事長蘇姿豐(右二)出席美國參議院商業、科學與運輸委員會的聽證會。(美聯社)

美國晶片大廠AMD在輝達大動作投資OpenAI、英特爾後終於忍不住,6日宣佈將向OpenAI發行最多1.6億股,取得10%股權,等於送錢換晶片訂單,分析師直言,以市價計算金額超過300億美元,將永動機投資槓桿玩到極致,但也存在AI泡沫越來越大風險。

根據AMD與OpenAI的協議,雙方採取的是股權合作的模式,在OpenAI達成特定里程碑後,OpenAI可以用近乎零成本的每股0.01美元,獲得最多1.6億股(約佔10%)的AMD股票。

知名半導體分析師陸行之指出,AMD發出的10%無成本股票,相當於送出300多億美元買自己的晶片,而輝達則是拿1千億美元換20%股票以及10GW的算力訂單,不排除還有供應商排隊送錢。

陸行之直言,OpenAI執行長奧特曼(Sam Altman)比起Google、Meta、Amazon、Tesla更會炒作市值,上市前已經快成爲兆美元市值的公司,相較之下,特斯拉馬斯克(Elon Musk)的機器人、自駕車等AI實體應用比較實在,接下來要看有錢的Google、Meta、Amazon是否加碼投資還是淡定的跟着做。

天風國際證券分析師郭明𫓹提出4點觀察,表示AMD的投資對於輝達沒太大影響,從供應鏈角度看,過去2周AMD的2026年CoWoS訂單沒顯著變化;其次爲1 GW的AMD MI450伺服器約等於5萬片CoWoS-L;而目前AMD在2026年的CoWoS訂單推估6至8萬片(約8至9成用於MI400系列),因此無論是樂觀、謹慎版本都可滿足布建1GW的MI450需求。

第3點則是AMD的OpenAI訂單,初步的受惠者是HBM(高速記憶體)以及UALink供應鏈,而MI450 HBM4的主要供應商爲三星;最後則是從輝達製造機櫃等級的伺服器經驗來說,AMD要部署1GW的MI450也不輕鬆。

郭明𫓹認爲,輝達現在能做的就是在AMD的機櫃等級伺服器在順利出貨前,把競爭格局提升到另個層面以確保優勢,輝達也持續在做,未來AI算力市場整體呈現成長態勢,OpenAI與AMD的合作對於輝達的影響應該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