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8億美元新增額度引爆基金市場,多隻QDII基金大幅溢價觸發臨停公告

財聯社7月4日訊(編輯 李響)近期,國家外匯管理局(下稱“外匯局”)披露最新一期QDII投資額度審批情況表,QDII市場再迎“活水”。財聯社注意到,在此次新增資金的帶動下,市場多隻QDII基金二級市場出現顯著溢價,不少基金髮布臨時停牌公告警示風險,主要以股票型基金爲主,不過在債券型基金方面,也出現大面積的暫停申購。

業內人士表示,由於美聯儲降息後移,美債收益率反彈至相對高位,投資美債資本利得空間不大,額度打開後市場認購熱情相對偏小。不過基於今年仍將降息的確定性,美債基金下半年仍有望走強,QDII債基仍有佈局機會。

據外匯局數據顯示,本輪新批覆30.8億美元額度的機構涵蓋銀行、保險、信託、證券、基金五類82家,各家機構獲得的額度從1000萬美元到5000萬美元不等。其中獲得5000萬美元的新增QDII額度的包括中銀理財、匯豐銀行(中國)等10家銀行及理財子以及易方達基金、廣發基金、中金公司等22家非銀機構。

財聯社注意到,不少投資者第一時間就進行搶購。“主要是之前購買的高淨值客戶進行增配,都提前有過溝通,以往下半年都會有新增額度獲批,這次比預期的要多一些,但渠道額度也僅一天就打滿了”,某深圳大型基金渠道人士感慨。

認購熱情火爆也引發二級市場出現波動。Wind數據顯示,截至7月3日,包括景順長城基金、國泰基金、南方基金等多家基金公司發佈公告顯示,因二級市場交易價格明顯高於基金份額參考淨值,出現較大幅度溢價,產品將盤中臨時停牌。特此提示投資者關注二級市場交易價格溢價風險,投資者如果盲目投資,可能遭受重大損失。

據瞭解,根據滬深交易所業務規則,當基金收盤價溢價率達到5%時,基金管理人需發佈風險提示;溢價率達到10%時,需同時發佈風險提示並啓動停牌機制。在市場出現特殊情形時,基金管理人還可以基於產品流動性、市場穩定性等多維度考慮,主動申請臨時停牌以保護投資者利益。

“QDII基金的管理費、託管費等普遍高於普通公募基金,綜合成本較高,從近期密集發佈臨停公告的QDII基金來看多爲股票型基金,但今年整體收益並不突出,今年收益靠前的基金主要投資於香港市場”,有業內人士介紹。

債券型基金方面,儘管目前暫未出現二級市場大幅波動,但由於獲批額度偏小,多數產品仍處於暫停申購狀態。

Wind數據顯示,截至7月3日,全市場共計25只QDII債券型基金,合計規模456.29億元,全部爲主動管理型基金,其中19只暫停申購,僅剩“鵬華全球高收益債”、“嘉實新興市場”、“鵬華全球中短債”等6只QDII債基顯示暫停大額申購,仍有小額補單機會。

“目前績優的QDII債基多重倉短久期美債、中資美元債及港澳地區債券,亞太高收益債策略互認債基受信用利差走闊及匯率損失影響表現不佳”,某北京的券商分析師表示,今年QDII債基出現了較大幅度回撤,主要是4月初受關稅衝擊影響,目前美元指數走弱,人民幣升值預期升溫,部分匯率彈性較高的QDII債基在此次資金擴容中表現較弱。

“QDII債基收益率走高和美債收益率走弱呈正相關,降息後移下美債收益率反彈至相對高位,投資美債資本利得空間不大”,上述分析師指出,不過鑑於美聯儲今年降息的確定性,在降息預期進一步明確下可關注長久期品種,QDII債基仍有佈局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