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亂流 電子支付 三大業務金額驟減
圖/本報資料照片
前八大電支業者
根據金管會最新統計至2月底資料,由於單月工作天數較少,加上年後消費減少,國內電子支付三大主要業務全面驟減。根據金管會統計,今年2月底國內電子支付會員人數雖上升至逾3,136萬人,單月再新增約35萬人,但代收付、小額匯兌轉帳、儲值等金額,都出現大幅度的月衰退。
根據統計,2月電支會員新增人數大增,仍以一卡通iPASS MONEY續坐冠軍寶座,用戶來到682.4萬人;街口支付有669.8萬人居次;第三名全支付543.3萬人,單月大增11.4萬人,爲2月成長最大多;第四名爲悠遊付有344.2萬人。合計至2月底電支帳戶使用人數達3,136.4萬人,後續再加上在臺灣擁用逾1,270萬用戶的LINE Pay,屆時整體電支使用人數將直接逼近4,500萬人大關。
電支主要三大業務的代收付、小額匯兌轉帳及儲值金額,1月包括小額匯兌轉帳、儲值金額都暴增,雙雙改寫歷史新高紀錄,但2月三大業務均出現顯著衰退。2月小額匯兌轉帳下降至164.5億元,單月減少42億元,月減逾2成,主要以一卡通iPASS MONEY的119.1億元最高,單月下滑35.2億元,使整體小額匯兌轉帳金額下降,第二是街口支付43.4億元,同樣較上月下滑。
2月儲值金額已僅剩284.3億元,單月減少55.5億元,月減約1.6成,最多仍是一卡通iPASS MONEY的177.92億元,但單月同樣減少37.5億元;街口支付81.7億元,月減1.4億元。
電支業者分析,2月因工作天數驟減,且過年後實質消費力萎縮,代表實質消費的代收付金額持續下滑,僅剩166.6億元,單月減少13.3億元,已連三月下滑,但降幅僅7.4%爲三大業務衰退最少。
街口支付以48.5億元壓過全支付的37.1億元,街口穩坐實質消費龍頭,一卡通35.6.億元排第三,且已拉近與全支付的差距。
市場分析,電支消費已成民衆習慣,2月三業務衰退應是短期現象,後續關鍵是LINE Pay若順利取得電支執照,將打破原本市場版圖,直接從第一大行動支付業空降成電支龍頭,預期未來街口、全支付競爭將更白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