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冬夜少見一等亮星會聚 土金木火行星加月亮多達14顆

天文館預告,2月3日傍晚,一輪眉月與衆多一等星、土金木火4顆行星構成少見的亮星會聚。圖/臺北市立天文館提供

冬季是星空中1等亮星最密集的季節,臺北市立天文館透露今年冬夜格外燦爛,2月又逢土星、金星、木星、火星等超亮行星於傍晚出現,若加上月亮,空中將少見地同時出現14顆亮度1等的明亮星體。

天文館統計,全天空亮度達1.5等以上的明亮恆星共22顆,其中4顆因太偏南方而不易看見,另外18顆中有一半,按亮度排序的天狼星、參宿七、參宿四、南河三、畢宿五、北河三、老人星、北河二、弧矢七共9顆都集中於冬季星空。

天文館說,除了水星外,巡遊黃道的土星、金星、木星、火星4顆肉眼可見行星也會聚於冬季星空,機會非常少見,加上一輪明月,多年來只有今年2月傍晚有此美景!

明天傍晚不只衆多亮星,天文館預告17時56分至18時7分間,還有明亮的國際太空站飛掠臺灣上空,18時1分左右通過天頂附近的木星與火星間,此時最大亮度可達約-3.8等,直逼明亮的金星。

2月10日凌晨則有「火星合月」,天文館推薦此爲值得觀賞的天象,自前晚起,亮度-0.8等的火星與盈凸月逐漸貼近,並於10日4時50分發生「月掩火星」,但此時月球已落至西方地平線而難以觀察;發生在夜間的月掩火星相當少見,臺灣上次是1986年8月17日,下次將於15年後的2040年3月22日。

天文館表示,2月17日至18日是金星最大亮度、達-4.9等,日沒後,金星即出現在西方天空,明亮程度甚至可在暗處對物成影,是夜空中亮度僅次於月球的耀眼行星,若使用望遠鏡觀察,還能看出其外形如月亮般呈現明顯的相位變化;天文館15日晚間將開放望遠鏡提供民衆欣賞這顆美麗明星。

另外,天文館展示場2月上半月推出「太陽系行星大連線」主題導覽,下半月則是「金星最大亮度」,介紹近期傍晚西方夜空中最亮的明星。兩大主題導覽於寒假期間及週六日10時、11時、14時、15時、16時各一場。

2月17日、18日爲金星最大亮度,可達-4.9等,若以小型望遠鏡在二月間持續觀察,可見金星大小、相位均有明顯變化。圖/臺北市立天文館提供

天文館預告,2月10日凌晨「火星合月」,但月掩火星時,月球落至地平線,難以觀察。圖/臺北市立天文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