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人吸食“飛鳥” ,被行拘!

8月9日,江西省九江市

永修縣公安局特巡警大隊

與禁毒大隊密切配合

展開抓捕行動

將陳某等2名吸食新型毒品“飛鳥”的

違法行爲人當場抓獲

經專業毒品檢測

顯示陳某等2人體內

含有乙基氟胺酮(2-FXE)毒品成分

俗稱“飛鳥”

這類藥物不能隨意使用,已被列管

據悉,這是九江查獲的首例

涉及新型毒品“飛鳥”的違法案件

陳某供述其在酒吧娛樂時

聽聞他人介紹一種“新型電子煙”

宣稱能“放鬆解壓”

“無副作用”“不含依託咪酯”

便夥同其女友在家中吸食

目前

2人已被公安機關依法

處以行政拘留處罰

案件深挖及後續處理工作

正在有序推進中

據瞭解,此次查獲的“飛鳥”電子煙爲新型毒品,也被稱爲“上頭電子煙”,屬於苯環利定類精神活性物質,化學名稱爲乙基氟胺酮。

這類新型毒品不僅會嚴重損害中樞神經系統,導致出現幻覺、焦慮、抑鬱等精神問題,長期吸食還會引發心肺功能衰竭等器質性病變,甚至危及生命。此外,還易誘發吸毒者出現暴力傷人、尋釁滋事等違法犯罪行爲。

該類新型毒品具有極強的僞裝性,且對人體健康和社會安全危害極大,是近年來全國禁毒工作的重點打擊對象。

去年7月,四川瀘縣公安局禁毒大隊在日常打擊毒品違法犯罪工作時,發現轄區出現“飛鳥”電子煙。通過調查,民警鎖定一名涉毒人員並將其傳喚到公安機關進行檢測,結果檢出乙基氟胺酮(2-FXE)毒品成分。

警方進一步深挖細查,逐步掌握了轄區這一販吸“上頭電子煙”團伙的人員組成、軌跡行蹤等重要信息,隨後,陸續抓獲了涉案人員19名,繳獲部分煙彈。

面對民警訊問,一名犯罪嫌疑人表現得很“專業”,狡辯這種煙彈裡不含依託咪酯,是另一種麻醉劑,尿檢查不出來,不會被抓,便夥同幾人給這類“上頭電子煙”打上“不上癮、不犯法”的旗號,誘使年輕人陷入毒品圈套。

如何識別“上頭電子煙”?

除了“飛鳥”,還有一種“上頭電子煙”含有依託咪酯等毒品成分,對中樞神經有抑制作用,能產生短暫欣快、放鬆或類似醉酒、眩暈的“上頭”感覺。

2024年8月,江蘇常州市警方抓捕了12名販毒犯罪嫌疑人及38名吸毒人員。經調查,這個販毒團伙成員有多個未成年人,主要頭目王某婷,年僅17歲。

“上頭電子煙”外觀和普通電子煙類似,日常生活中如何識別?禁毒民警介紹,務必記住這四個字——“望、聞、問、切”。

警方提示

新型毒品具有極強的隱蔽性

務必提高警惕、認清危害

堅決抵制誘惑

來源 央視新聞微信公衆號、永修公安、平安瀘州

責任編輯 貓恩泊

責任校對 李鴻睿

主編 武熙智

終審 編委 劉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