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電廠接連事故 曾文生坦言供電有壓力

臺電連續兩機組發生事故,董事長曾文生表示,9月底前供電有壓力。記者黃義書/攝影

興達電廠9日因天然氣外泄導致爆炸事故,林口2號機15日又故障,臺電穩定供電能力備受關注。臺電董事長曾文生昨說,已啓動備用機組因應,經過調度規畫,預計即日起至9月30日,夜尖峰備轉容量率可維持6%以上,供電裕度仍屬穩定,但還是會有供電壓力。

曾文生指出,發生事故的興達新2號機還在測試運轉中,廠商尚未移交給臺電,但應高雄市政府要求,旁邊已供電中的興達新1號機組也停機安檢,導致供電能力減少130萬瓩;加上15日發生林口2號機事故,再少掉80萬瓩發電量,共計減少210萬瓩供電,約佔9月夜尖峰負載3500萬瓩的6%,臺電因此啓用備用機組因應。

曾文生說,在啓動備用機組及安排調度後,昨起至9月30日,估算夜尖峰備轉容量仍有200萬瓩以上,尚可因應緊急情況發生,目前臺電在線發電的最大機組發電量只有80萬瓩,因此200萬瓩的備轉容量足以應付2.5倍機組的突發狀況,「所以供電裕度是穩定的,但還是有供電的壓力,因爲會影響機組接續的大修期程」。

經濟部長龔明鑫上任後昨首次和媒體茶敘,他說,備轉容量率是爲因應意外發生時還能正常供電,目前白天備轉率都逾10%,因光電錶現良好,不用擔心,但太陽下山後的夜尖峰備轉率目標設定至少6%,需要200多萬瓩的準備,以確保萬一有意外狀況發生時,也能供電正常。至於備轉容量率維持6%以上的調度方案,龔明鑫說,「完全相信臺電公司,因爲這是他們的專業。」

至於3座核電廠延役或重啓進度,曾文生表示,臺電將盤點3座核電廠狀況,預計9月底、10月初就可完成盤點,屆時會對外說明;他認爲,核三廠是最有條件進入到第二階段、自主安全檢查階段的核電廠,臺電將與原廠合作,希望今年底、明年初就有明確結果。

至於核二廠重啓的可能性,曾文生說,核二廠已進行幹貯工作,爐心用過燃料棒退出,才能進行安檢。

龔明鑫重申政院對於核電的立場,他說,政府不排斥先進核能技術,核安會也啓動小型模組化核反應爐(SMR)研究;既有核電廠的重啓則須滿足「兩個必須」及「三項原則」,即核安會須依法訂定安全審查程序、臺電須依照核安會訂定的辦法自主體檢,且須符合核安無虞、核廢有解、社會有共識等3項原則。目前核安會已預告相關辦法,預計10月可完成程序,臺電即可依法啓動自主安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