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大法官被提名人爲何開放投票? 綠黨團:背離民進黨憲政價值

▲民進黨立委吳思瑤。(圖/記者林敬旻攝)

記者詹詠淇/臺北報導

立法院會今(25日)將進行司法院大法官人事同意權案投票表決,但遭藍白再度全數封殺,而民進黨團則採「5+2」制度,陳慈陽、詹鎮榮2人選開放委員自行決定,其餘5人均同意。其中總召柯建銘等22位綠委對陳、詹蓋不同意票。對此,民進黨團幹事長吳思瑤說明,民進黨文化是黨團自主,黨團內部有不同意見的多元觀點,因此在充分共識默契後決定採取5+2投票,對陳、詹兩位一些憲政觀點看法跟部分委員有相違,所以保留這樣彈性空間。

司法院目前僅8位大法官,賴清德去年8月提名的大法官人事案遭立法院全數否決, 司法院7位大法官空缺至今,總統府今年3月公佈大法官被提名人選,包含獲提名大法官併爲院長的蔡秋明、大法官併爲副院長的蘇素娥,以及國立中正大學法律學系教授蕭文生、現任最高法院法官鄭純惠、高檢署主任檢察官林麗瑩、臺北大學法律學系教授陳慈陽、政治大學法學院特聘教授的詹鎮榮等人。

藍白全數封殺,民進黨團則採「5+2」制度,對蔡秋明、蘇素娥、蕭文生、鄭純惠、林麗瑩投下同意票;對於陳慈陽、詹鎮榮2人選則採取開放投票,由立委自己決定。

吳思瑤會後受訪表示,這是史上被延宕最久的大法官人事案同意權行使,第一次總統提名延宕95天,第二次總統把諮文送到立法院延宕91天,總統賴清德兩度提名大法官、司法院正副院長提名到行使投票,加總被延宕186天,史上最長延宕。今日又再度被藍白封殺,大法官是憲法最終守護者、人民權益守護者,民進黨團對結果感到高度遺憾。

吳思瑤指出,民進黨在立法院是少數黨,藍白加總62席,所以能夠主導決定大法官同意、不同意,寄望藍白,體現人民對恢復憲法法庭運作正面期待。但非常遺憾,藍白聯手封殺否決,今天最終結果也要再次連結到憲法訴訟法惡修。

吳思瑤痛批,從大法官人事同意權杯葛、刁難到延宕,乃至憲法訴訟法惡修,現在憲法法庭癱瘓無法如常運作,藍白再次讓國人失望,再次看到藍白惡意讓立法權凌駕司法權。

針對民進黨團今天投票策略、意向,吳思瑤說明,民進黨文化是黨團自主,黨團內部有不同意見的多元觀點,今天在充分共識、默契後採取5+2投票決定,5席全數同意,陳、詹原則希望能夠採取正向支持態度,但保留黨團同仁基於這次審查期間,對陳、詹兩位一些憲政觀點看法跟部分委員有相違,所以保留這樣彈性空間,讓民進黨團基於黨團自主,幷包容不同意見爲原則,進行5+2投票,而最終民進黨團內結果也是同意票大於不同意票。

吳思瑤強調,黨團自主非常重要,包容不同意見可以被表達,代表民進黨不是一言堂,可以對話。既然投票結果已經出爐,對陳、詹2位大法官憲政觀點和民進黨委員有出入,也不需要特別在這點出來。從媒體報導或詢答,也可以看到有些確實背離民進黨認知憲政應當有的價值主張,但我們都尊重。她在質詢副院長被提名人時說過,民進黨提名大法官不必然任何意見都是一言堂、跟民進黨完全一致,我們都包容,願意讓議題持續對話。

最後,吳思瑤說,明天就是罷免案投票,未來國會能否撥亂反正、恢復正常,包括能否依循憲法要求、憲法職責來行使任何人事同意權,讓新民意決定未來新國會走向,期待透過公民力量產生新國會,回到恪遵憲法,依法行使職權的國會。